和能力不够,谁就主动站出来,请他去辽东主持工作。
董文学在会议上发火的主要原因是他不能再耽误这半步了,会阻碍李学武的发展。
两人之间已经越来越淡化联系,绝口不提以前的师生关系,就是为了消除不良影响。
现在有人扯出资历和年龄来说话,又要谈发展的思路和速度,董文学必须要讲话的。
他在会议上明确了一点,那就是集团在辽东的工业发展完全没有到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的时候,集团在辽东的工业必须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壮大。
在谈及集团的发展方向和思想,他严肃地批评了安乐主义、消极主义。
红星钢铁集团还没有完成集团化的进程,就有人要享受了,这是坚决不允许的。
作为当事人,董文学的发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压下去的声音还是存在的。
话可以不公开说,可思想是一时之间无法转变的,甚至会在压抑中愈演愈烈。
时间因素发展到现在,就不得不提到第二点了,形势变化。
形势确实变了,上面对变革的解读和宣传都做出了很大的调整。
李怀德对这方面是十分敏感的,由于三支代表的入驻,工宣队的派出,他开始警惕了起来。
他在担心什么?
没有开历史天眼的他,当然担心他的变革之路被复制重演,有人会提前结束他的管理。
时间来到今年的下半年以后,他的这种担心和顾虑越来越严重,其直接影响便是朝令夕改。
原本让李学武负责的工宣队在完成主体框架搭建以后,便被要求移交给了谷维洁。
这就说明李怀德对李学武的信任在降低,对谷维洁更是直接表现出了警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