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傅春江考上了,去了上京,又做了京官。还给乡亲们寄钱还钱,没有多久,就将先前欠下的款项都还清了。胡大叔和胡大婶就想着原来读书真的是有用啊,就让小栓子去读书。
其实小栓子不喜读书,他倒是很喜欢在家里拾掇地,而且因大牛在外面做长工,一年还有不少进项,手头上还有闲钱,想做什么都可以做,想买什么都可以卖。不像他没个进项,每次要钱的时候,都要看爹娘的脸色,心里很不舒服。
怎么说呢?
胡大叔和胡大婶有一点不好,就是喜欢拖延时间。小栓子在读书的时候,每次夫子说要教学费了什么的,因都是乡间私塾,一般都可以拖延。胡大叔这人总是拖到不能再拖的时候才给钱。事实上呢,胡大叔早就准备好了学费的钱,却总是要拖到最后,那么小栓子几乎每天上学都要被夫子催一边,而且还是当着众多学生的面前催款,这让小栓子很难为情。
加上小栓子也没有什么读书天赋,每次背书都背不好,总是被打,就不想读书。可是他每次提出不想读书的时候,胡大叔就让他一定要读下去,考功名和傅春江一样。
而这一切都被胡大牛看在眼里,胡大牛当年是求着要去读书,胡大叔却不肯,一定让他辍学去打工了。
胡大叔觉得这没有什么,哥哥去打工,家里有个人读书,将来小栓子起来,肯定会帮衬胡大牛,兄弟一家亲,那是一样的。可是呢?事实证明并非如此了。
胡大牛全部都记恨在心里,尤其是每次胡大叔让他将打工的钱财上供的时候。最后最让他受不了其实就是婚事告吹了。胡大叔却一点表示都没有了,甚至还讽刺他。
“什么婚事,你现在就安心的打工,等着小栓子得了功名,到时候想要嫁给你的人多了去了。是那姑娘没有眼光,你再等等不就行了。”当时胡大叔是这样和胡大牛说的。
胡大牛就越想越生气了,想着小栓子都那么大了,在家里却什么都可以不干,只要好好的读书就可以了。而小栓子还整日不想读书,嚷着读书好累,这样两相对比之前,胡大牛难免心理失衡。
胡大牛杀人,当时确实是有冲动的成分,可是嫁祸却是处心积虑了。
胡大牛也是一个明白人,怎么会不知道杀人偿命呢。这人死了,官府自然会去查,一旦查了,肯定是要捉拿真凶。胡大牛想着想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