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了这份儿礼, 一顿饭的功夫不说成了朋友兄弟,至少也是酒rou朋友了。
郑凯旋想到杜山他们在外面居然搞得风生水起,一时心里热乎得紧,于是想来想去跟杜山搭了个伙,让杜山给他这边用包裹寄稀罕货,回头他在这边找门路高价转出去。
得的利原本郑凯旋想要跟杜山他们平分的,不过杜山也不在乎那点小生意,直接把郑凯旋当成是在自己那里拿货的人就成了,赚的钱郑凯旋合该自己拿着,谈什么分不分成的。
一开始包裹寄过来成本可不低,郑凯旋只敢要那些烟或者票之类的轻便东西,等到今年有跑货车的人胆子大了敢私下带货,杜山那边往郑凯旋这里输送的货就多了,郑凯旋自己在家让老娘婆娘开了个关门商店。
所谓关门商店就是不开门,白天只有敲门才能进去买东西。
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一点,华国是个人际关系社会,一道道关系像网一样拉出去拉进来的,郑凯旋家里有了来钱的路子,再加上当初他也是参与过田山救援的,作为红袖章在对待下放知识分子时也没有犯错,所以上回杜山来信说郑凯旋今年估计是要往市里升了。
公社里的龚书记去年就已经升到市里去了,今年郑凯旋没有挪位置,祁云也大概知道这是要一下子直接蹿出李家镇公社。
好在张主任还在,水月村小学也越办越好,新来的书记不用多说就会把水月村小学当成是个重点培育的教育点。
就水月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课程传统安排,这就已经足够碾压镇小成为公社领导们的新宠了,连市里教育局那边都有意无意的关注起这边来,若是水月村小学做得好,他们完全可以当成一个典型推出去,好歹也是个白捡的政绩。
杜山跟郑凯旋在两边市里搞起了票据倒卖,祁云上次跟杜山写信的时候就提到想要一些家里实用的票,比如说录音机电视机缝纫机之类的。
当然,在别人看来这些都是大件奢侈品,在祁云看来只要是有需要又有钱,买回来提升全家生活质量就是特别实用的日常开销。
祁云一路盘算着事儿,一边颠了颠平安往下滑的屁股墩子,拐着弯出了学堂路到了明园路。
这边是通往清苑后花园的小道,这边是铺了花形鹅卵石造型的林荫小道,不会有自行车经过,平安自己下地走一截路也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