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主人交付的事便就完成,能够回缗邑。姒昊和虞苏抵达桑城后,便可暂时居住,不必天天在路上奔波。
越挨近桑城,桑树越多,成片成林,想来桑城的名字,便由此得来。这里是缗方出产丝帛的地方,有许多人家养蚕。桑城的很小,不及虞城的四分一,但它附近有不少聚落,这些聚落沿着河岸分布。
马车在土道行进,它驶过桑城环壕上的一座木桥,在一旁停下。虞苏和姒昊下车,询问当地人时市的位置。人们以为他们是缗地的商贩,告知他们时市在桑城东墙外,此时已经散市,没有什么做买卖的人了。
姒昊和虞苏登车,让老奴御车前往东墙外的时市,小奴带着马犬跟上。城小,沿着外城墙,很快抵达时市,才发现那是一处河畔,有着一块平坦的空地。空地上,只有稀零的几个人走动,看着像当地的居民,靠近林地的一边,有几个矮棚子,大概是桑城的作坊区。
桑城到了,时市也找着,接下去该是找个地儿,把家安置。
姒昊和虞苏牵着马,带着犬到林地里走动,探查四周。老奴和小奴守在马车旁,小奴喂马,老奴修车。他们没有立即打道返回缗邑,回程还需准备一下。
林地和河流交汇处,果然是桑城的作坊区,作坊数量不少,挨靠得很近。有冶铜的冶炼作坊,有烧陶的陶坊,也有制革,髹漆的工棚。
离这些作坊较远的地方,有一处矮坡,地势适合营建房子,只是空旷无人烟,森林在后头蔓延,不知通往何处。
姒昊和虞苏在林地里走上一圈,没看到合适安家的地方。他们觉得最好在时市附近住下,方便结识商队,打探消息。
他们心里不急,想着可以花费两三日时间,将桑城四周都走一走,再挑选一个最佳的位置。
两人出林地,朝马车走去,见一位胥吏打扮的人,正在盘问老奴和小奴。姒昊和虞苏赶过去,跟胥吏说这是他们的奴人,他们从缗邑前来。
“这都散市了才来,你们到这里是要做什么?”胥吏五短粗壮,说话时神情凶悍。他穿着一条皱得像菜干的短袍,腰间还佩着一把戎刀。他是位管理市场的小吏。
“我们第一次前来贩陶,不想在路途上耽误时日。”虞苏将马儿驮的半筐彩陶器呈现,恭敬地和胥吏交谈。
胥吏朝竹筐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