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庶族世家, 一并提拔。
朝臣们本想提点意见, 可杨广另一波封赏又下来了。陪着皇帝共患难的、千里驰援的俱得了嘉赏。如此也不再好提关城防务, 毕竟自己也得了赏赐, 这样说起来, 好似不满赏赐, 嫉贤妒能一般。
苏威试探着说过一次, 杨广哈哈大笑,并未放在心上。苏威当时的建议, 是高瞻远瞩还是早有预谋, 杨广还待分辨呢。
新任雁门郡郡守是从此次未逃跑, 并从督促备战、安抚民众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原属官中直接提拔的寒门官员。雁门郡属于翼州管辖, 翼州刺史失土,且事发后未曾及时救援, 隔岸观火,放任君上受损, 一并撤职,由他手下的庶族出身佐官袁恩代替职位。
需知,自大业三年改制之后, 天下不过区区九个刺史而已,能做到刺史,就正式进入高官行列。若是他能一直坐在这位置上,下次排氏族志的时候,这一姓一家就必须上榜,至少是个三等。刺史之类的高官,一向是世家的囊中之物,怎么能让寒门染指。
可杨广一意孤行,并不拿家世说话,只认军功。刚刚从百年战乱中恢复过来的人,早已不是两晋时候只知清谈玄学的清贵人了。杨广执意如此,众臣只好认了。
在调整完官职之后,杨广还不走!他督促雁门郡守和翼州刺史恢复当地生产,重建边关防守。尤其是雁门郡当初为了防御突厥军队,拆了民房材料做战备资料。如今由官府出面赔偿,而赔偿金从内库出。消息传出,当地军民高呼皇恩浩荡。
杨广临走之前,车架四面垂纱,在民众的夹道欢呼中从容而去。
现在,感到不对的不仅仅是宇文述了,朝臣都懵了。杨广这样的做派,堪称有智慧有手段的明君。可这不是他该表现出来的态度,自征伐高句丽开始,杨广便越来越霸道、多疑、暴躁,已经很少能看到当年晋王英明的影子。而且,他对世家出身的人很重视,杨家本来也是北周贵族将领。怎么现在一下子变了?
世人重出身,若是寒门庶族出身,即便最后做到了高位,背后还是有人嘀嘀咕咕,认为“不够高贵”。但高贵在兵刃面前是毫无作用的,能爬到如此高位的朝堂老狐狸比谁都明白,高贵只是画圈子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已。军功是最好打破“高贵”圈子的敲门砖,这是大家默认的,天下不可能永远打仗,武夫粗鄙不堪,世家也知道给别人留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