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件事。”蓝生等众人表达够高兴才慢悠悠道。
“实哥儿,你说。”经过银子和读书两件大好事,家里人对蓝生口中的事儿,抱着无比期待。
“我如今考上举人,名下有五百亩地能免税,咱们地是不够的,即便把三百两全用来置地也不够。肯定有人举田产来投,把田放在我名下。这是举人人进项的一部分,可是爷爷,又有多少举人因此剥夺功名、甚至丧命。若是那些品行不好的把地放在我名下,日后出了逼死佃农之类的事情,孙儿的前程就完了。”
“是啊,实哥儿老成,这话我也想说。你放心吧,咱们余家就这么几个人,你二爷爷、三爷爷那边也有田产,把他们的收拢收拢。剩下的亩数我也要好好看着,只挑敦厚老实的,不会给你们招祸。”
“谢爷爷,家里还是要有您这样的长辈掌舵才行。我在咱们村里、镇上是举人老爷,可在外面我只是吊车尾,一同回来的还有许多才学不凡的同窗,和他们比起来我又算什么呢?县里、州府又有那么多进士老爷,和他们相比,我更是不起眼。”
余爷爷环视一周,严肃道:“就是这个道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虽然家里出了举人,可都要夹着尾巴做人,比以往更谦虚些才行,不能让人戳脊梁骨说我们老余家得意忘形。咱们祖宗八辈土里刨食的,哪能和那些世世代代为官做宰的比,都警醒着!让我逮着谁出去瞎吹牛、不干好事儿……哼!”
余父、二叔、三叔、四叔都站起来,严肃应下。可那嘴角是压都压不住,眉眼都是喜气。
若能说到做到,蓝生再无后顾之忧。蓝生回头,只见四弟眼巴巴的看着他,蓝生笑问:“礼哥儿,你也想去京城吗?”
“想!”余树礼脆生应道。余家这一辈泛树字辈,除了蓝生得老道士取名没有按照排行来以外,家里第三代都是按着来的。余爷爷花了五钱银子请老童生取的名字,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目前只排到俭字。
“我开始想的也是一家去一个,可我们都走了田里的活儿就都压在父亲和叔叔们肩上了。爷爷,你觉得呢?”蓝生一眨眼,在座众人都知道他在逗礼哥儿。
余爷爷却严肃道:“你如今中了举人,见识比我们都强,家里是你当家了。”
“爷爷,折煞孙儿,家里肯定是您掌舵。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