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兴起,办了宴会,高氏含羞带怯得献上一方帕子,并演唱了帕子上的诗词。“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这首词选的好,大兴才刚刚兴起词这种唱和文体。又是歌咏暮春、闺怨的词,合情合理。
皇帝愣了一下,和皇后对视一眼,笑道:“高宝林好才情。”
“陛下也觉得好,当赏。”蓝生笑着让人颁赏,又令歌舞继续,宴会又其乐融融起来。
高宝林自觉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选了一首不那么普遍的诗词,还是惊艳众人,这就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积累啊!
宴会散的时候,素有才女支撑的冷婕妤破天荒叫住了高氏。要知道这冷婕妤人如其名,宫中除了帝后,只瞧得上精通诗书经文的才女。
“高宝林一首春词别出心裁、情真意切,本宫十分喜欢。。本宫住在新雨殿,日后有空,可一起来探讨诗词。”
高宝林心中激动,面上却做谦虚状:“不敢当,定当时常向娘娘请教。”
“往日未知宫中还有此等才情的meimei,误矣。不知meimei词中屏山出自何等典故?”
“就是家乡一座不知名的山,让娘娘见笑了。”
一座山?这可解释不通,屏山半掩余香袅,要么是指屋中屏风,要么代指假山,什么家乡不知名的山?不可能!不管代指什么,总要有个典故出处。冷婕妤立刻意识到,也许这首清新隽永的春词,不是她做的。
冷婕妤轻叹:“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这两种香料不知燃着是何等离愁滋味。”
“是啊。”高宝林点头。
冷婕妤最后死心,问了个开蒙顽童都知道的,“菱花也是你家乡的花吗?”
“是啊,是我家乡独有的,因此有些睹物伤情呢。”
冷婕妤挥手,让跟在后面的采仗跟上来,不发一言,坐上轿子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 词是明代人寇准的浣溪沙。屏山是指屏风,密约沉沉,离情杳杳是,我们之间的约定是沉甸甸的,难舍离别,两地音书隔绝,和香料没关系。菱花代指镜子。都是比较常见的典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