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朝中大臣反对的理由是:本朝自成立以来,就没有宫妃出宫的先例。而且有几位大人女儿在后宫的,当初也认为让妃子出宫不妥。
他们那时抱着一丝幻想,认为皇帝有可能改变主意。然而谁都没想到,一晃近二十年过去,姚贵妃盛宠不衰。皇帝没有立后、拒绝选秀,也不再往后宫里头添人。皇帝脾气倔起来,谁也不能强逼着他去宠幸别人。
这么多年过去,其他臣子是什么想法,苏凌不清楚。不过他知道,那些娘娘们的家人,是真的后悔当年的反对了。
尤其是家在京城的,十多年不曾得见,也知道女儿在宫里无子、无宠、无倚靠,连见皇帝一面都不能。
苏凌将程寻送回程家后,未多停留就离开了。
二月初二,是已逝的太后的冥诞。皇帝是个孝子,虽然母亲已经去世多年了,可他对亡母的孝心,并不曾改变。
所以,当二皇子萧瑾提出想借此机会放一批宫人出宫时,皇帝想到亡母一片慈心,立时就答应下来。念及她们在宫中多年,远离父母家人,嘱咐多赏赐些银两。
皇帝此举引得朝野内外一片赞赏,直夸皇帝仁德、孝顺。
与此同时,宁美人的长兄,如今已接近天命之年的宁大人上书皇帝,称自己母亲老迈,所放心不下者唯有进宫的幼妹,想恳请皇帝开恩,能让她们母女相聚。
紧接着,北和宫里被冷落了十多年的数位妃嫔自请舍身入安国寺,为国祈福,为太后祈福。
至此,众人纷纷想起了北和宫里储着的十多位娘娘,不胜唏嘘。
皇帝首先想到的是去看姚贵妃的反应。——北和宫的那些人不能离开北和宫,她们联名上书,托了内监呈到皇帝手上。
这些娘娘,都是当初太后还在世时,皇帝选的。她们对太后,或许真有孝心。
可皇帝考虑的不是这些,而是此事是否会惊到姚氏。
姚贵妃神色淡淡,他看不出喜怒,只能轻声问:“那件事,殊儿知道了?”
点一点头,姚贵妃轻声道:“知道了。”
皇帝心里一紧:“其实她们都是无关紧要的人。如果早知道,朕会遇见你……”
如果早知道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