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许是辛甲的原因,辛甲本就是个民重君轻的良才,大概是言谈说教,导致殷受开窍了罢。
若真是如此,甘棠倒真是后悔将辛甲送给他了。
殷受本有手腕魄力,原本便极难对付,倘若再补齐了短板,那殷商亡不亡国,还真的要另说。
毕竟眼下他才二十岁,距离亡国还有四十年,四十年虽说不长,但倘若做得好,足够一个国家翻覆兴衰的了。
如此她这是做了一回活雷锋,自搬石头自砸脚了。
下首姬旦眼里亦有深思凝重之色,只怕和她是一样的考量。
甘棠搁下手里的文书,心说此番酒曲一事由殷受作为殷商的使臣前来竹邑交涉,介时殷受打的什么主意,一看便知。
第64章 难道你不是么?
甘棠自回了竹邑便一直忙于政务。
她地位超然,统领手底下的联邦小国比商王还占许多优势, 再加上年、竹、土、鸣四方对她忠心耿耿, 再加上是大难过后新生的政权,不但子民们群情高涨, 连官员贵族们热忱了许多,少敢在这档口上给甘棠添堵的。
年、竹、土、鸣四方的兵权原本便握在甘棠手里, 如今如数归入南大营, 四方诸侯不敢多言, 恭敬顺服,甘棠没费什么力气。
新进的六方中亘、金两方是东土伯兴兵强占来的, 战败国军将全军覆没, 不存在兵权上缴的情形, 余下新得的四方,甘棠下诏让其上缴, 服便也罢,不服,打到服为止。
自此棠地境内, 任何人不得再私自豢养私兵, 大门大户看家护院护卫人数不得超过五百人,若有违令者, 以谋逆罪论处。
甘棠此举比之崩天裂地也不逞多让,诏令一下甘源便急忙忙跑来说项, 一起来的还有东土伯和鸣侯。
甘源草草行了礼,禀报道, “还请圣女三思,此举定要惹天下诸侯众怒,诏令一出,只怕再无诸侯方国肯归附于我们了。”
东土伯亦行礼道,“大业方始,请圣女三思后行。”
鸣侯附议,“我等追随圣女多年,自是明了圣女的用意,可天下人不知,望而怯步,于邦交实在不利。”
甘棠抬手制止了,“此事我意已决,不必多言。”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