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可以让这位警号是212344的警官发言更好。”
虽然场景如此严肃,但郗羽还是觉得眼前这一幕似曾相识——李泽文在课堂上让学生发言,被点到的那个人还高兴得很。
年轻刑警进入这间段会议室已经有十分钟了,但此前存在感薄弱,之前办公室内的交谈信息量极大,他一直没有找到说话的机会,现在通过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存在感。
“关于死者,我从心理医生那里知道了一些信息,基本和李教授的分析的情况一样。”
王文海也懒得纠正下属的称呼顺序问题,用眼神示意他快说。
年轻警官拿出一个u盘递过来:“这是我们对周宏杰心理医生陈医生的访谈记录。”
第101章
出现在屏幕上的陈医生大约超过五十岁,她面目柔和,说话不徐不疾,得知周宏杰去世后,她有些悲痛,却不显得太意外。
“他还是选择了这条路啊……”看完他电脑上的留言后,她这么说,“……他的抑郁症病史至少有十五年,我大概是十四年前认识他的。”
“他有一个相当不幸的童年……”陈医生叙述了周宏杰的履历,“他父母火灾去世后,他被寄养在亲戚家长大,寄人篱下的日子当然不算好过。当然他还算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他说服自己说,父母去世一起小概率事件,是他父母运气不好,谁也无法预测,无法估计,无法避免。靠着这种信念他长大成人,可问题是,他长大后才发现,造成父母死亡的意外事故的根源是建筑师的设计问题,而且,大厦的建筑师是自己学生的家长。”
说到这里,陈医生停了停,蒋园趁机补充道:“他曾经有过一段恋情,女友是建筑师,他就是从她嘴里得知南滨大厦的建筑问题的。”
“周宏杰无法接受害死父母的人过得那么舒心。他写了检举信,但石沉大海。他想过动用法律,但司法系统从来都是低效的……他没办法通过合法渠道让潘昱民受到应有的惩罚——只有一个选择,动用私刑。
“这个过程就像酿酒。成长过程中,他通过自我安慰化解了自己所受的苦难,而真相就像藏酒开窖,多年酝酿的喷涌出的痛苦和仇恨会就像火一样燃烧起来,所谓的海格力斯效应,‘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潘昱民害死了自己的父母,自己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