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房子,当地的居民自然就不乐意了,凭啥,咱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政府都没说给咱们盖房子,人家迁来一百多号人口,可是还要占着咱们的地呢!
何直还不知道村民们私底下的腹诽,他正乐呵着呢。
太好了,稻穗饱满,米粒也比以前的早稻更好。
“何小丽,快拿到知青点去煮一锅饭,看看这米咋样。”何直说。
早稻米,在后来都不太会进入市场贩卖,因为口感很差,吃起来像夹生饭一样,所以往往只作为备用粮,但这个时候不一样,白米总比红薯好,总比玉米好,也比土豆更好。
知青点早就煮了一锅来,余敏端着一大盆饭,给每个乡亲都尝上一口,大家伙也都吃了,口感不比之前的品种差。
听到村民个个都啧啧称好,几个知青的心,算是放进肚子里去了。
到现在为止,大家才相信,新品种的早稻米,真的比之前的产量要高很多,不仅如此,口感上也比之前的早稻米要好,除了一部分人被振奋了以外,更有一部分人蠢蠢欲动。
何直在一边跟王有志、付欧两人交流新品种的稻种种植的经验,一边听,一边点头。
听到一半,看到人群还未散去,高声说:“好了,大家今天就先散了吧,这几天准备准备,过几天生产队要收粮食,又要种晚稻,有得好忙了,最近几天能休息一下就休息一下。”
这也是何直的策略,如果队里没有特别的事情,是不需要整天耗在地里磨洋工的,但等到农忙时候,不敢完活,晚上都要上工,大人不够,连孩子都要征用。
再过几天,连学校也要开始放麦假了,大人自然更不得闲。
大河村中一种隐隐的力量,开始笼罩在村民中间,慢慢弥散开来。
第66章
这事儿,到了何直次日去做双抢动员会的时候才正式爆发。
其实也就是一小撮人起的头,然后其他人被蛊惑了,当听到下游要筑坝造水电站,一部分人说这是多余的,大河这么多年都没人敢在上面修桥,就是因为大河是咱这一带的母亲河,动谁,也不能动自己的母亲啊。
但建电站这样的事情,岂是几个村民说一说,有意见,就可以不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