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
何小丽小心的把油藏到柜子里面并锁起来。
再加上付鸥厂里也发了五斤油,他现在在这里搭伙做饭了,因此都拿了过来,早几天何小丽也都锁着了,她看了看柜子,想到那个很久不用的空间,因为家里油多,她从空间里面也取出来五斤,装在坛子里面,现在是她做饭,绝被人发现。
不是大过年的家里东西也多,掺在里面不太容易被人察觉,为了安全计,她现在很少从随身空间里面取东西了,毕竟让自己养成独立的习惯,也是她一贯的主张。
然后还有一些棉布,何小丽打算让余敏帮忙给孩子做身新衣裳,等到过年就有新衣裳穿了。
刚把东西都收好,外面来了邮递员送信来了,这里比较偏远,邮递员半个月才来一次,应该是临近春节,集中一次走一圈,把附近几个大队的信都送了。
所以这个地方关于信息的传播的时效性真的很差!
邮递员骑着老式的绿色自行车,应该是单位的车,后座上挂了两个破布包,里面装满了信件。
“这里有叫付鸥的吗。”是付鸥的信:“有你的信。”
付鸥走了出去,从邮递员手里接过来信,拆开看了,刚看了开头,紧凑的眉头就舒展开了。
“何小丽是不是也在这里?”
还在厨房琢磨着晚上做什么东西吃的何小丽听倒自己的名字,从厨房跑出来,难道是李立新来信了?
“有你的包裹,拿着单子自己去县城邮局取。”邮递员说。
这就是老式的物流方式带给人不便的地方了,有什么包裹,还得自己拿着单子去县城取,不过邮递员也不容易,骑着一个自行车,从早到晚没歇着,要让他像送快递的一样开着车,他估计也愿意派送包裹到村。
“要……怎么取?”何小丽这一辈子都还没取过这种慢邮的包裹。
邮递员漫不经心的看了她一眼:“带上证明,生产大队开。”这个年代对于取包裹更谨慎一些,毕竟物资太过于紧缺,万一被人冒领,讲的夸张一点那可真是要人命的。
人都是朴实和淳朴的,本性都是好的,不过要建立在没有物质考验的基础上。
还要本人,何小丽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