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很小。”何小丽搂了一把余敏的隔壁:“哪里搞来的鸡。”
“在山上放了钩子,猎到的。”何小丽的嘴巴圈成了一个o型,这都可以!
“你不知道吗,下游要建电站,筑水坝,造电站了,工程动起来,下游可能得淹掉几个存着,这几个村子的村民没地方去,就要四处搬迁到这几个村子里面来,咱们这里是个盆地,土地已经不能再往外面扩张了,所以要往后山开垦荒地。刚才去后山看荒地的时候,看到猎户放的夹子,刚好捡到了一只野鸡。”王有志如今对村里的形式还是比较了解的。
“后山不仅要开垦出来,铁路也要盖到咱们这里来了,以后可不愁没有活干,只是人多了,地不能无限扩张,要怎么样,才能养活这么多人口呢?”
地少人多,可现在人多,也多不过几十年以后吧,几十年以后也从没听说过因为闹饥荒的,怎么现在人少,反而——
脑袋真是秀逗了,杂交水稻啊。
何小丽记得以前看过一篇专题报道,其实六十年代开始,杂交水稻已经在海南进行多次试验了,并且在1975年,通过了鉴定,并开始推广,只是这个推广过程,是逐步进行的,如果在大河村,开辟出来一小块地来,试验杂交水稻,产量会不会得到大大的提升呢?
这个想法确实也比较大胆,因为这个时期,粮食的亩产量很低,如果一下子跟他们说杂交水稻的事情,一定会引起大家都“大跃进”时期的回忆,经历过迈大步子扯着蛋的这种情况以后,谁都不敢相信亩产千斤的神话了。
但心里种下来这样的希望,一遍遍促使着何小丽想去尝试,并且,现在是最好的机会了,谁叫大队长是她叔叔呢?
第55章
想到了这个问题何小丽一个晚上都睡不着了,满脑子都是杂交水稻的事情,如果杂交水稻首先能在大河村得到推广,将会是多让人兴奋的事情。
并且,她知道,在这件事情上她有“先知”,绝不会像以前无数次的尝试一样失败。
但村民就不一样了,他们走了太多弯路,吃了太多的苦,这种天上掉馅饼一样的东西,总是不能轻易叫人信服。
不仅如此,将来会面临着许多新生事物的诞生,建铁路,修水坝,造电站,有了电站,农村通电也是指日可待的,至少大河村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