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刚结束的运动,不也说明了这一切吗?
夏女士闭着眼,想起了一件陈年旧事。
林夕点点头:“我直达我自己在说什么做什么,也清楚以后我要面对的是什么,但是策划案上的事情,是我本人意愿之下做出来的。”
夏女士看了林夕很久,最后只是让林夕先回去等消息。
林夕也知道,事情不会那么顺利,也不可能世事如她心意,客气的告辞就离开了。
她觉得事情的结果不会太坏,因为夏女士留下了自己做的那份策划案。
林夕前脚刚离开,夏女士就靠在椅背上,脑子里不可遏制的出现了十年前的回忆。
十几年前,她其实是有个弟弟的。
将近二十年前,安新的亲妈被斗,爹妈离婚,后来爸爸老夏为了成分,娶了一个八辈子贫农的二婚女人翠英,安新和弟弟的生活也至此掀开了凄苦的帷幕。
六六年,她二十出头,弟弟也就十五六。
下乡的风潮刚起,她和弟弟都被报了名字。
安新气愤,就算要按照年龄下乡,翠英带来的两个孩子,一个十九一个二十三,不能下乡?
可翠英就是有办法对付老夏。
“老夏啊,你看看,你看看,都说后娘难做,可你见着我嫁过来这么些年,可曾短了你闺女儿子吃喝了?”
老夏诺诺;“那是没有的。”
“那我打骂她们了?不给她们上学了还是不让他们出门了还是虐待她们了?”
“也,也没有。”老夏被妻子说了这一通,似乎也觉得自己之前偏听偏信了儿女的话,感到对不起妻子。
“嗐,话都摆在明面上了,你还在犹豫什么呢,你也知道,你那边两个孩子,我这边也带了两个孩子,谁也没吃亏,我们自己还生了两个孩子,家里六个孩子,算得上负担大了,可咱们不还都是勒紧了裤腰带供孩子们念到了高中?
可现在下乡支援国家建设,那是大势所趋,是上级领导、是上面的硬性要求,咱们家里就夏安新和夏安民两个人年纪最合适,卫红还上学,卫华马上要顶替我的工作而且都处对象了,至于卫国卫中都才初中,你说说,我还能让谁报名?
总不能叫卫华跟女朋友分了吧,那不是不负责任吗?再说了,这下乡的决策一出,周边适龄的不都去了么,总不能别人能去,安新安民两姐弟不能去吧,下了乡,好歹安新安民不会到处跑,咱们家里也不用担心被人贴大字报,毕竟安新安民的亲妈可是那种出身……”
老夏犹豫了,自己上一任妻子,可是留学过的海归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