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定稿。
这一天,整个齐家山这一片都陷入了陷入了欢腾之中,无数人奔走相告,举杯相庆。因为这套书能够编成,不光是几位先生之力,在这里的每一个士子,几乎都在其中出过力!
而且他们还有一点不好说出来的心思:这套书他们参与编订,自然吃得很透,往后如果真的用作了科考的标准,他们这些人跟其他考生比起来,自然也就具备了巨大的优势。
士大夫阶层是个非常庞大的群体,跟任何一个松散的群体一样,内部也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就算同样精研儒家经典,也能够分成各个不同的学派,其中有些彼此互相印证融合,那倒也罢了,但还有一些简直南辕北辙,天生就注定了要对立。
从古至今,学派之争也是非常严酷的。很多时候,为了能够推广自己的学派,文人们也会借助朝廷的力量。试想如果几方在朝中有高官显贵在,甚至能够影响科举取士的方向和结果,天下士子便也不得不学,自然可以将学派发扬光大。
这样的学派,通常被称作显学。自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百家之中唯一的显学,但在儒学内部,各家学派同样也要争个显学正宗的名分。
虽然四位先生尚未成为一个学派,但是他们编纂出来的这套《四书五经集注》却可以说是彻彻底底的显学,将对天下士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而这些第一批接触到这些内容的人,自然更容易抓住机会成为弄潮儿。
要知道,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齐家山的规模又扩大了何止一倍。现在这里已经不只有一家长青书院了,围绕着温泉山房,附近的山头上林立着大大小小的私塾和书院,还有书香之家在这里修筑的别院和精舍。
这样一股读书人结合在一起的势力,如果将来当真能够在入朝之后互为援助,那将会是连皇帝也无法忽视的存在!
据说府城那边已经在推动在这里设镇的事,而且打算将新的“齐家镇”纳入府城的直属管辖范围之内,不过手续上还有些麻烦,所以尚未定下来。不过如今这书一修成,此事估计也快有个结果了。
所谓结果,自然是看朝廷的意思。
虽然几年前,皇帝曾经下旨褒奖过此事,而且还做出过承诺,按理说金口玉言不能更改,但读书人心里很清楚,皇帝也是人,时过境迁,人的想法也是会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