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充作军饷的。现在用了,万一边疆有战事,拿什么筹备武器甲胄?
皇上连续两次驳回了宁珊的帖子,宁珊便换了主意,让他下圣旨号召豪门大户捐献家中存粮。许都有钱人家库中都有陈米,反正他们自己也不吃的,何不捐出来换个名声?皇上对这个主意很是赞成,左右他只要给批几句好话就是了,能不花钱还得实惠的事情他最喜欢,便让宁珊负责此项。
宁珊扫了一眼手中记录的各家后妃娘家在省亲园子上的花销,撇了撇嘴,对皇上道:“还请皇上定个限额,捐粮多少,给予怎样的奖励?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皇上给的奖励若不丰厚,只怕各家也不会捐出很多。”
皇上问他:“爱卿可有提议?”
宁珊想着江南最富,盐商、粮商都有钱,最好挑他们下手,便道:“若是商家,不如就奖励皇商的名号,让他们日后可以做宫里上进的买卖;若是勋贵,不如就给个好听又没有实权的封赏。”
皇上点点头,觉得这点儿奖励能换来银米十分划算。宁珊得了准话便下去筹划,如何悬赏众多富商权贵出银子出米面。想来想去,觉得上一次让荣国府当了出头鸟,不如这一次换宁国府,反正按照皇上的小气程度,每次也只会封赏第一个出头的,那贾珍奉承了他多日,不就是为了个封号官职么?且让他得意一回,也好刺激刺激贾政,更重要的是,让那些忙于修园子挥霍大把银子凑热闹的勋贵家看看,想要得实惠,还有比建园子更直接的法子。那么多的银子流入皇上的私库却不干正事,不如让他干看着得不到算了。
第36章 两府离心
历朝历代都有卖官鬻爵之举, 那意味着这个朝廷的气数要尽了, 开始衰败了。而今大兴朝开国不过四代, 就算加上□□皇帝为了撑门面而追封的他爹、他爷爷, 也不过才六代,从前朝来看, 这刚是皇朝到了顶峰, 应该最辉煌的时代。然而从宁珊的经验来看, 五胡十六国没有一个朝代能撑到六代,如今也到了要玩完的时候了。因此, 他才会提议让皇上用官职爵位来号召捐粮。而且他更没有意识到的是,本不应该同意的皇上却连考虑都没考虑就一口答应了。
大明宫里的太上皇听说这件事,撇嘴不屑,他就知道这个老四是个没能耐又小气的, 皇位给了他真是白瞎了。不过也幸亏他无能,自己才好借力谋划, 仍然能在朝堂大权在握。六王爷和七王爷纷纷奉承不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