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子不禁难受起来。或许余曾也是一样,工作狂的父亲这个时候大概还是在研究所里。
她过完年便二十虚岁了。
这个年纪的女孩要是放在几十年前早有了娃娃打酱油了,像陆雅二十岁便嫁给余曾如今也已近半百。她眼里的父母分居两地不辞奔忙,感情不再似乎又是情理之中。
余声将做好的粥温热起来。
这个安静无人的傍晚十分,北京已是旭日清晨。十三个小时的时差让她格外的思念梁叙,也只能似飞鸟一跃千里没有归期。这个时候余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需要一个长长的夜晚和一个特别温柔的人。
母亲陆雅也是一样的。
第45章
那还是零几年,人做什么都很热闹。
新春佳节里不似国外的北京城一片红红火火的样子, 巷子街道上挂满了红色的纸篓灯笼。马路边有小孩踢着皮球唱儿歌, 大人们张灯结彩拎着篮子去买菜。
自然也有异地他乡寂寞孤独的旅客。
像梁叙这样远地而来不回家过年的打工者数不胜数, 抽了空去外头走一走碰上天桥随便一扫准能看见几个席地而睡的汉子。他们有着相似的灵魂——这是一种相交于贫穷和富有之间不为人知的第七种感觉——像柏拉图的理想国那样儿。
清晨的太阳还没升起来北京便醒了。
修车行的年假放了七天, 梁叙没事儿便待在琴行。初三一大早他洗漱完去租屋楼下的小摊上买了油条豆浆往回走,筒子楼下遇见了年前已离开北京的李谓。
两个人在屋里吃着早饭, 电视开着。
“那地方房东已经腾出来了。”李谓坐在床边环绕了一下四周, “打算什么时候搬?”
梁叙咬着油条大口嚼着。
“再过几天。”他声音含糊, “你才回去多久就来了?”
“别提了。”李谓‘唉’了一声,“过年都问找没找对象,陈皮他妈和我妈待一块就说这事儿, 你说她们是不是就没别的说的了?”
梁叙端起豆浆瞬间便喝了大半。
“你家梁雨不得了啊。”李谓看了他一眼,“今年都高三了吧,听我妈说立誓要考清华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