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这种电影,简直就是开了挂,票房高的一塌糊涂,还特么喵一下子在柏林电影节搞了如此大的动静?!
太欺负人了!
薛波的经纪人和圈里其他人的想法一样,真的太欺负人了,大家满载而归,唯有他家波波什么都没捞到。可恨柏林电影节没什么“最佳男配角”……仔细想想,别人拿最佳男演员,薛波拿最佳男配,好像更心塞了。
所以,在薛波表达出对《桃花扇》的兴趣后,他为啥不撒泼打滚的帮薛波拿下“老卓”的角色?!
薛波的选择没毛病啊,《桃花扇》这下真的要载入华语电影的史册了,再过几十年盘点华语电影的经典好片,也绕不过《桃花扇》好吗!
华媒狂喜之余,甚至口无遮拦公开预测:
“《桃花扇》是否能横扫欧洲三大电影节?!”
咦,这个就很挑事儿了。
在2019年之前,欧洲三大电影节,或者说任何一个有节cao的国际a类电影节,都有一个报名规章:参加电影节竞赛单元评选的电影,不得在其他同类电影节上展映过。
原则上,一部电影,你选择参加柏林电影节了,就意味着你放弃了随后的举行的戛纳和威尼斯电影节。
不过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显然给了这些老牌电影节以震慑。收视率连年降低,从前民众参与度很高,后来慢慢变成一群电影人士的内部自嗨,老牌电影节们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允许资源共享。
全世界每年都会出产很多好电影,假如来自两个国家的好电影,从柏林电影节开始缠斗,在戛纳上又战,一直到了威尼斯电影节才尘埃落定分出胜负呢?
这样的新闻,比干巴巴的某某电影获得了某某电影节奖项,有趣多了。
竞争变得激烈。
在这样的制度规章改革下,欧洲三大电影节真是风气云涌,创新没有丢掉它们的逼格,反而让它们具有了无数的话题性。原则上允许资源共享,并不代表一部电影真的能像游戏通关一样,在一年里将欧洲三大电影节干翻盘啊!
比如《桃花扇》。
它在柏林电影节拿走了3个最重要的奖项,打得最大的竞争对手《危险关系》落花流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