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全就不是一个难度啊!
看着自己惨遭蹂躏的双手,顾祁再次叹了一口气,非常想念以前那随处可见的纸张,不行,必须得把能用来写字又便宜的纸弄出来,不然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纸这东西自古便有,经过蔡伦的改进之后也有了一套比较定型的工艺流程,但是造价太高纸质也不好,所造出的纸张质地粗糙,夹带着较多未松散开的纤维束,表面不平滑,还不适宜于书写,一般只用于包装。
所以这时候虽然有纸这东西的存在,但是却没人用来书写,人们大部分还是用竹简,有钱的就用布帛,他们这些用量大的地方哪儿用得起布帛来写字,因此还是以竹简为主。
竹简是竹子做的,既然能做成竹简,为什么不能做竹纸?
竹子的纤维硬、脆、易断,技术处理比较困难,这个时候没有这个能力,但是大唐的时候有啊!
他们万花谷中就有一位师兄对纸张有着特殊的癖好,他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纸,平时都不舍得拿出来用,那么多纸,只存起来放着欣赏也是一大乐事。
而且师兄收集的除了一般的纸张外,还有各种彩色的腊笺、冷金、错金、罗纹、泥金银加绘、砑纸等名贵纸张,以及各种宣纸、壁纸、花纸等……
这些还是不用想了,他是药王座下弟子,不是造纸的,能知道竹纸的制造方法就已经够了,其他的想都不用想,反正他也弄不来。
顾祁对竹纸的制造方法大致有所了解,而且他拥有的不只是大唐时的记忆,还有现代那二十年,现在的书籍比起古代来说那就更加庞杂了。
明人之书《天工开物》中记载者关于竹纸的制造方法,在芒种前后登山砍竹,截断五七尺长,在塘水中浸沤一百天,加工捶洗以后,脱去粗壳和青皮。
竹子处理好之后,再用上好石灰化汁涂浆,放在楻桶中蒸煮八昼夜,歇火一日,取出竹料用清水漂洗,更用柴灰(草木灰水)浆过,再入釜上蒸煮,用灰水淋下,这样十多天,自然臭烂,取出入臼,舂成泥面状,再制浆造纸。
顾祁对自己的记忆力感到非常自豪,感谢现代的时候看过的那么多杂书,不然他连这饱受蹂躏的双手都拯救不了。
吕布正说着沙盘的事情,他已经安排人将那些工匠送回下邳,正准备让戏志才也看一下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