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怎么找也找不到那名幼女和那一家四口人。
重要的人物丢失了,使得案情难以进展。百姓们等不及,纷纷聚在刑部外请命,询问刑部为何迟迟还没有结论。刑部起初不敢透露人丢了,只是日夜不停的搜寻,却始终一无所获。过了半月,百姓们怒声载道,京城之外的多个郡县的百姓都在讨论此事,有些猜测无法避免的严重影响了太子的声誉,流言渐起,说是刑部官员迫于太子的势力,把幼女和那一家四口人杀掉了,故意拖延案情,妄想不了了知。
随时流言四起,百姓们请命见一见幼女和那一家四口人,刑部的官员见再掖藏不住,只得透露人丢了,被劫走了。已过了一个多月才透露此消息,百姓们难以相信官员的说辞,更加有理由相信人被杀掉的流言,
舆论爆炸了一般的发酵蔓延,就像狂风一样,迅疾而猛烈的扫荡四面八方。太子的名声被诋毁,刑部官员的信誉被质疑,皇室的颜面和尊严淹没于百姓们愤愤不平的洪流中,以无法控制之势在吞噬。
舒知行深刻体会到被百姓们妄议的不适,他坐立难安,多次派人找景茂庭商量对策,景茂庭每次都让他淡定、沉默。他难以淡定沉默,多次派人去请景茂庭回京,景茂庭以‘待案情明朗时自会回京’多次婉拒。
舒泽帝自觉蒙羞,无法再忍受不明的揣测和争论,颁一道圣旨传景茂庭火速回京接手此案,而景茂庭是待湘郡的郡守被蓄意纵火烧死结案后,延迟了几日才回京。
短短的两个月,太子舒知行的形象从温良端正,意外的沦为了好像是‘残忍对幼女施暴、仗势干涉朝廷命官查案的伪君子’,比舒知茵骄纵任性的形象还更强烈的深入民心。
真是事事难料,各种巧合接踵而至。妙春山上,齐媛向景茂庭诉苦,当晚深夜,京城中幼女偷逃出太子府报案;幼女在闹市街头视死如归的指责太子的暴行,真假难辨时,次日,一家四口按幼女所言挖出了自己丢失的孩子;皇上命刑部审查,一个时辰后,幼女和一家四口同时失踪下落不明。整个事件就像是有预谋的策划,而景茂庭一直置身事外般,竟还主动避嫌,任由事态恶化,舒知茵若有所思的笑了笑,又饮尽一杯桑葚酒,品品味道后,只觉比以往的好喝,说道:“这酒的味道不似往常。”
如锦道:“这是按景大人给的配方制出的酒,味道如何?”
舒知茵笑而不语的搁下酒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