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觉陈茂闵的话在理,遂道, “我找找家里有甚贵重的东西送给武安候家送去, 朱红幸得遇上武安候世子, 武安候世子是个心善的,多亏他才找着六丫头。明儿我们去上香,给武安候世子求个平安如意。吴国公家, ”陈太太沉吟片刻,道:“不用什么贵重东西,比平常走礼略厚即可,多谢一路上费吴家公子照顾。”
说到朱红,陈太太很是感激,她们都以为朱红要么因丢了小姐自个儿跑路,要么跟人里应外合拐了六六,谁想她是找六六去了。为这,陈太太提了朱红做大丫头,还赏了她好些衣服和一副银头面,郭氏也有赏赐。但,朱红却拒绝了,请求回家看看,她想看着三哥娶媳妇。陈太太也允,赏赐的东西也没收回,让她带着回家有脸面。
为了给孩子提个醒,陈太太也没瞒着紫红为了讨主子高兴使人拐了她的事,至于其他的皆是春秋笔法带过,再三要求六六无论走那里,身边不得离了人。
陈茂闵和郭氏带上礼物去武安候和吴国公家道谢,果然两家都是管事招呼,客客气气地送陈茂闵和郭氏离开,两人不以为意,在街上给六六买了不少玩意带回去。
六六享受着家人的不时不刻的关怀,在家里待闷了,就让陈茂闵带着去听书看戏,或是骑在陈茂闵的脖子上逛着街市。
在六六的悠闲的日子,武安候世子抓拐子的功劳被人给夺了,趁着武安候世子不在京时,明目张胆地抢了,武安候气极,但武安候世子并不在京中,无可申辩,只得咽下这口气。
陈家知道这个消息时,也只能暗叹,替武安候世子惋惜几句罢了。
不料没过多久,陈家却让一件事缠上。这事多多少少跟杨家有关,杨家是浙东世家,在浙东一带盘踞上百年,族中有子弟任过四品以下的官员。到杨名辉时,杨家首次出了一任首辅。杨名辉刚当上首辅就命杨氏族中女子一概不得识字读书,云古人曰女子无才便是德。市坊曾流传杨名辉是因为当初斗不过文德皇后,故迁怒识文断字的女子,真假不得而知,但众所周知,杨首辅曾言文德皇后有雌鸡司晨之嫌。有人为了讨好杨首辅,也禁家中女子识字,几年下来,京中兴起对女子苛刻的风气,稍有错处,不是家庙就是一根白绫吊死。故这也是薛氏心怀忐忑的原故。
这次,郭氏族中三姑奶奶没听任何人挑唆,派人上门,说为陈家好,六六的名声已坏,出家最宜。把陈太太气得倒仰,拍着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