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的围剿之时,却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情,既大伤士气,又大失颜面,这也难怪陛下会骂人。况且,明白人都清楚,王源劫走太上皇的举动肯定是有着干系重大的目的。当初可是王源将太上皇送回长安的,据说当时太上皇并不愿回长安。但才过了几个月的时间,王源又甘冒大险将太上皇劫走,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这个王源是不是傻?陛下的大发雷霆是否又跟着背后的隐情有所相关?这些事就如雾里看花一般教人看不透,摸不清。
李瑁大大的发xiele一番后,终于静了下来,颓然坐在了宝座上闭目不语。此时,臣子们才敢进言劝解,一个个七嘴八舌的宽慰李瑁,说什么严查金州兵马之责,说什么百余人如何突破数万人的军阵,必是军中有人故意放行云云。
李瑁越听越是来气,从宝座上蹦起来,挥着手叫群臣滚蛋,他不想再听这些废话。他现在需要考虑的不是这些事,而是父皇被王源救到成都之后的应对。很显然,自己在骊山宫中所做的一切将无法保密。王源救走父皇之后,这些事很快便要发酵。李瑁需要一个积极应对之法。
百官们退去之后,李光弼和郑秋山留了下来,他们两人现在是李瑁最倚重的左膀右臂,李瑁需要和他们分析此事,商议对策。
“说吧,王源这是要干什么?他跑去骊山掳走父皇是要干什么?光弼,国丈,朕要听你们的意见。你们告诉朕,王源这是要干什么?”李瑁声音疲惫,颓然问道。
“陛下!”
“陛下!”
李光弼和郑秋山同时开口,两人都有些错愕,又都同时住口。
李光弼眉头紧皱,甚是不满。这个郑秋山现在很是有些跋扈,朝堂之上有说话的规矩,在陛下面前,任何时候自己都是第一个开口说话的人,这一点百官皆知。但这个郑秋山最近很喜欢抢着第一个说话,似乎是要挑战自己的权威。
“你先说便是。”李光弼冷冷的说了声,闭了嘴往后退了一步。他并不想在这个时候跟郑秋山这种人争这等无畏的进退。李光弼心中所想的是即将到来的对王源的全面讨伐围剿,他的全部精力和心思都放在这件事上。
郑秋山倒是当仁不让,拱手道:“陛下,臣以为……”
李瑁摆了摆手打断他的话,对李光弼道:“兄长,你先说。”
兄长的称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