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是什么样的下场, 王修晋不会去想, 不是不敢想,而是不愿意想, 他从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好人,是什么心慈手软的人,在某种程度而言, 他是十分心狠的人,只要踩到他的底线,他绝对会狠狠的反激,把人踩到无力反抗算是轻的。不能怪他心狠手辣,只怪他们作得太狠。
出了学堂,王修晋并没有去忙其他的事,而是返回李家写折子,而府外,市井街头谈论最多的便是有人跑到李家要把孙女送进府做妾,还是要给皇商的男人做妾。大家对此事议论纷纷,有人想法当初皇上给皇商一个口谕,只要李家长孙纳妾,便允许他们和离,两人日后婚嫁各不相干。
有人说是不是皇商这边寻人做了手脚,立刻被反驳了,皇商为人仁义,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两人还养了孩子,那孩子可是很聪明伶俐,父子俩相处的不错,常看到两人溜街,前天还看到皇商带着两家人去运动场听戏,可不是做出那样手段的人,若是当真过不下去,皇商只会光明磊落的进宫求皇上,皇商可是皇上的眼前的大红人,若他开口,皇上还能不同意?
“莫不是李家长孙受不了皇商的强势?”有人又提出新的猜测,立刻被人瞪了一眼。
“可拉倒吧!你是没瞧见李家长孙有多重视皇商,那就是眼珠子,前不久有人要害皇商,李家长孙早送晚接的,直到事了后,也没断过,这是最近皇商没出门往店铺或是工坊去,若不然还能瞧着两人并肩而行的身影。”有人不待见说皇商和李家长孙关系不好的话,“我听着是那位厚脸皮要把人往李家长孙房里送,还嚷着当初在战场上救过老将军的命,那会儿的事,谁说得清,怎么早不送晚不送的,李家刚出了些事,便要把人往李家送,而且当真念着此事,李家的子孙那么多,怎么偏惦记长孙,若没有猫腻才怪。”
“看中李家的家财了呗,搞不好还以为皇商的财产是李家的。”不知哪个插话,又引得大家一阵议论。
“要我说,还是那女子是个不守妇道的,不知检点,我婆娘的叔婶的外甥妻妇的三叔家的儿媳妇的娘舅在李家做事,说是那女子打远看过李家长孙一眼,然后便念念不忘,要死要活的要进李家门,那位‘心疼’孙女,便求到李家府上。要拆散李家和王家的姻亲。”
话一出,立刻引得一帮婆娘愤愤不平,把那女子贬低得不行,“这般不知廉耻的女子当是沉河塘,浸猪笼,而不是送人家里做妾,那位送孙女上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