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妥了,三日后,于掌柜会跟着一同进京。”王修晋见大哥进来,忙起身,待大哥坐下之后,又缩进椅子里,摆出刚刚的姿势。“大哥可想好了要带的东西?”
“列了一些书名,让于掌柜带着手抄本回来就行,我听刘姐说,琇芸让带封信进京?”王修柏有些不赞同,他们如今还是少与京城通信的好。
“长姐的信我看过,是给京城绣坊的,想要买几个花样,怕是觉得进京的人不懂,才写了信。”王修晋为长姐做辩解,“长姐虽做家事不行,却也不笨,知进退。如今长姐天天跟着母亲学掌家,哪里能出差错。”日后他们都进城,家中大小事便都要由长姐打理,王修晋略忧心。
“等下出去,会去赔个不是。”王修柏听完弟弟的解释之后,觉自己有些小提大作了。
第39章
皇宫御书房, 天子稳坐在御案之后,一边看奏折, 一边把玩着一对玉球。跟在天子身边的几位太监个个缩小着存在感,自打上次皇上去见了前废太子后, 跟着的便一直小心翼翼, 就怕一不小心惹怒了天子而身首异处。天子和那位谈了什么, 他们不清楚, 后宫不是没人打探过,可他们确实不知道,当时他们全都被关在院外,连里面驻守的侍卫也都被皇上赶了出来, 他们当时还提着心,就怕里面那位有个什么反常行为, 他们救驾不及。
翻看完奏折, 天子看了一眼窗外,“去把皇儿叫来。”
站在一旁侍候的,立刻有人退了出去,能让天子这么招呼的, 就只有今年入了天子眼的那位。
某皇子这会儿正看着从梧县来的信, 信上写着蟹田米不日将送进京,已品尝过, 味道着实与寻常米不同。信中还详细的提到王修晋与来年要种蟹田米的农家签写契约一事,皇子合上封后,点了点头, 当是如此,虽说有信义摆着,但若是对方为了钱财而忘信,那么没有契约约束,吃亏的便是王修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