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距离不是特别远,顾青云看出张修远有话说,干脆就让他上自家的马车。
昨天和今天天气突变,吹起了北风,气温一下子下降,变冷了,顾青云前几天蹴鞠出了一身汗,中途碰到何谦竹,两人聊天说久了,他回来后自我感觉好像有点受风寒的前兆,就不想骑马吹风,这两天上下班都是直接坐马车。
张修远从善如流,一进来刚坐稳就问道:“慎之,你是如何想出那些条件的?我觉得挺有道理。”之前没往这方面想还好,现在一被人点明,就觉得全身发热,脑袋里很是兴奋。
他观察过,不止是他,其他人也很激动兴奋。万一真的能成,只要想一想一千万两白银是什么概念,就知道他们的功劳有多大了。
“其实朝廷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基本上没想过占什么便宜,认为和以前一样,让荷兰国来觐见,上贡点土特产,咱们陛下再回礼,这样的流程就差不多了,没想到咱们还能叫他们赔款。”张修远觉得眼前有一扇新的大门在缓缓打开。
“忘记在哪本书看到过类似的例子。”顾青云敷衍了几句,难不成说平行时空的西方国家就是这样对待满清的?
“还有,咱们的老祖宗就曾经和游牧民族进行过类似的赔偿,不足为奇。”顾青云又解释道。
“那不同,现在他们可是西洋那边的人,而且数额极大。”张修远摇摇头,开始兴致勃勃地和顾青云讨论起条约的可行性。
不得不说,夏朝的官员还是很聪明的,发现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决问题后,想到条约签订后所立的功劳,大家开始迸发出全部的热情,不断地查找资料来佐证顾青云的观点,还把经常出海的海商找来了解情况。
越是了解,大家觉得可行性就越高,也就越有信心。
等到一个月后,大家已经胸有成竹了,提出的条件比顾青云给出的更为完善,当然,更是狮子大开口,赔偿金额喊到两千万两白银。
把条约内容递给被俘虏的荷兰总督,对方在听完翻译的话后,大怒,连叫着“不可能”。
翻译有两名,一名是精通夏朝官话和荷兰语的神父,另一名是外国商人。
吴侍郎见状,不悦地皱起眉头。
“吵什么吵?都是阶下囚了还叽叽歪歪!”荷兰总督身后跟着的两名低级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