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惊,性格暴躁?今天搬东西到新部门时,赵郎中看起来是很严肃,可说起话来不像是性格暴躁的人。
“如果老夫没有记错的话,他明年下半年到致仕的年龄了,而你们司里只有你一个员外郎,等赵郎中致仕……”后面的话方仁霄没有说出口。
顾青云若有所思,明白他的意思。事实上他也察觉到了,本来詹郎中还为他可惜来着,但一见他的上官是赵大人,态度就变得更好了。
他握紧拳头,所以自己一定要抓紧时间熟悉业务。
唯一可惜的是,他又不能请假回乡了。
官职变动尘埃落定后,顾青云这才有精力关注其他人的官职变化。
第209章 想法
首先他最关注的是方子茗。
夏尚夏大人明年致仕, 他就趁着致仕前给儿孙安排好前程,相对于他的儿子, 其中方子茗的发展是最好的。他身为知州, 在任的几年里兴修水利,劝农桑,降低关卡税, 鼓励商业,境内经济发展良好,生机勃勃,税收增加,于是经过一番努力后, 如今升到南京府的同知,正五品。
南京府可是本朝的直属区域, 相当于后世的直辖市, 在这个地方做同知,比其他地方做知府还要受关注,前途一片光明。
顾青云知道后大喜,他知道方子茗再这样发展下去, 以后调回京城肯定受重用。两人颇有默契,如今一个在地方一个在京城, 相互呼应, 对他们自己都好。
其次就是他的进士同年们,有些人按兵不动,有些人就升职了。到了这个时候, 顾青云发现仕途光明的人不是自身能力极强,就是家里有背景或抱对大腿,他们这一科的进士,有好些一直在六七品徘徊,或者在地方辗转做知县,而其中一些人已经升到了从四品,正式进入高级官员行列。
他相信,再有十年,大家相互间的差别肯定更大。
幸好他对这方面的渴望不是太强烈,能够心平气和。
“慎之,真羡慕楚瑜啊。”龚凤鸣仰头喝下一杯清酒后,重重地把酒杯放在餐桌上,“人家祖父是吏部尚书,升官那叫一个快!三年一个品级,从不拖延,要不是朝廷法度森严,肯定破格提拔,指不定人家现在已经是正三品高官了。而我呢?大家一起金榜题名,我如今还在国子监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