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老校友来问你。你们慢慢谈。我要先走了。”临走时候,又回头又对郭XX道,“没关系,不用怕的,胡二哥是个耿直的生意人。”这雄委曲说罢也就出去了。
这里国香和郭XX谈完了生意就拉起了家常。一问才知道,这郭XX是XX区乡郭家祠堂的人。国香忙道,“我母亲也是你们那边的人。”郭XX因问老太太是什么名字。国香也就如实地说了,这郭XX惊呼道,“老太太的名字和我是排得起的,论起辈份来,我应当喊姑婆的。”郭XX又详细说了当地郭家近几代人如何演变而来的;国香听罢,道,“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都不认识了!也是这年头亲戚们这么多年难得聚会,政府更允许吃‘清明会’,才导致各处亲戚少有走动,变得生疏!你看这亲戚到了眼前,也不认识!”。
于是生意场上的朋友转瞬间又成了亲戚。国香非常高兴。因问郭XX家里还有什么人,弟兄姊妹的情况等等。郭XX一一作答。因问为何出来作生意。郭XX道,“现在农村里缺衣少吃,上面有两个老的,还有4个弟弟和2个妹妹,在农村里面,不做点生意怎么办吗?单靠农村的那点土田,得点工分,怎么养活!趁农闲,出来作点小生意,赚点算点。”原来,这郭XX是县城辖下的XXX区乡XXX公社的人。出身富农,头几年,他自己在重庆XX地区的化工厂里当技术员,因为这个缘故,郭XX时常帮公社里买些化肥。没想到,大跃进那阵,化肥厂停了产,他自己也就回乡下。一大家子,全部都呆在农村里面挨饿,实在不得已,他就仗着自己还能够帮公社里买化肥,借公社开出的证明在外面旅馆能够留宿,趁机买卖点国家计划物质,挣点蝇头小利;又借此要公社在他外出其间,算他误工补贴。那些公社干部们私下商量道,“往年粮食因为施肥而高产,大家都向上汇报只说政策好,并被县里面树立成了典范,并没有谁如实汇报过高产是用了化肥。现在化肥买不回来,给上面印象就是突然无缘无故减产,恐怕会被上面认为是我们这些干部出了问题,到时候,大家都不好过。”众干部也因此都怕这化肥买不回来,对郭XX到是有些顾忌的,就答应给郭XX更高的误工补贴。郭XX抓住这点,就胆大妄为起来,凭着自己这些手中的证明,开始学着做些投机倒把的买卖,稍微买了点东西,也不敢直接在当地卖,就偷偷拿到县城里来卖。由于人生地不熟的,数量又大,很难有人敢接他的货物。没想到,前些天,在市场上,碰上比自己高两级别的校友雄委曲。郭XX因知道这雄委曲也是以买卖药材谋生,便说了这眼下的难处。这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