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实说,舒马赫先生,《歌剧魅影》是通篇演唱吧?您应该知道我的恶习,我不确定韦伯先生是否会满意我的表演方式。我昨晚看完了原著,然而这应该并不能代表什么吧,听说最近伦敦西区还有《歌剧魅影》的演出?我想也许我也应该买张票看看,我才能知道我能否诠释你们心目中的魅影。”
刚刚拿到史上最年轻的影帝头衔,二十二岁的年轻人比舒马赫想象中沉稳谦虚太多,他原以为西奥罗德是一个骄傲的天才,但一个骄傲的年轻人是不可能在此时做出如此谨慎的考虑,而且,他看上去从来都不了解《歌剧魅影》这部作品。西奥罗德对待角色的谨慎细心的一面让舒马赫对他略微有些改观,于是他笑着说:
“你喜欢听歌吗,西奥?我们遇到自己喜欢的歌曲,总会多听几遍,然后时不时哼上几句原曲,你不可能在这时候也改掉歌词吧?实际上背记歌舞剧的台词和哼唱自己喜欢的歌曲类似,你不必担心。”
“不,这并不一样,”西奥罗德异常严肃地纠正舒马赫的看法,“我哼唱自己喜欢的歌时我是在做我自己,出演歌舞片则不同,这是在演电影,那时只有角色没有西奥罗德莱希特,歌舞片和其他任何电影都一样,都是自成一个世界,只是生活在歌舞剧中的人们用演唱的形式代替说话。”
“音乐衍生自每个人的灵感,灵感总是难以捉摸,我无法坐在这里信誓旦旦地告诉你这个角色对于我来说易如反掌,事实上我无法这样告诉任何一个导演,角色是一个完整的人性个体,他有自己独立的灵感,当他被束缚在别人的灵感中,那么他就丧失了他的灵性。”
西奥罗德离去后,舒马赫一直坐在沙发上,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直到此刻他才意识到,并非是西奥罗德不再骄傲,悄悄相反,正因为这位年轻影帝太过骄傲,以至于他可以如此坦然地承认在“成为”角色之前,他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能真正掌握这个角色,也正是这种傲慢,让他可以将每一个角色都当成鲜活的人看待。
他的成功并非天生的才华或偶然,而是因为他对自己,对自己的表演,傲慢到近乎苛刻的态度。
“如果这样的演员都配不上魅影,那么我不知道还有怎样的演员,能承担起魅影一生中的蹉跎和才华。”在沙发上沉思良久的舒马赫最终选择给韦伯打了个电话,在电话中他将刚才面试发生的一切告诉了这位同样骄傲的编曲家,并且在最后,如此评价道,“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