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成婚,吴伟却已经提前适应了“气管炎”这个光荣而又伟大的角色。
吴伟返回之后,第一时间就把自己的几个朋友招了过来,实验即将铺开,没有可靠的帮手可不行。蓝天跟他们见了一面,的确就像吴伟所说,这几个都是宅性十足不惹事儿的纯粹技术人员。见面的时候他们对于实验设备的要求很高,对于自身待遇却并没有提出太多的要求。
蓝天当即就跟他们签订了5年工作合同,他们将全部划归到吴伟的实验组。
根据吴伟报上来他们原先的收入情况,蓝天直接给他们开出了翻倍的工资,奖金和福利也都是最优待遇。蓝天同时承偌,只要他们尽心尽职的工作,他们的各项待遇就会水涨船高,始终维持在业内一流。如果哪一天蓝天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可以随时离开,并且不需要支付任何违约赔偿。
对待优秀的人才,蓝天绝不会小气。
人员到位之后,吴伟的实验随即初步展开,第一批经费报告也同时放在了蓝天的办公桌上。
足足500万华夏币。
蓝天毫不犹豫的同意了报告,并且通知财务立刻划拨经费。
要想马儿跑得快,不把草料准备得足足的那怎么行?实验组经费方面的需求蓝天从来不打折扣,所以别看前两个月酷炫一号卖得很好,工作室每个月的现金流已经超过了千万大关,但是蓝天手里真没剩下多少钱,利润结余几乎全都花在了软件的继续研发上面。
仅仅年前的纠错实验部分,工作室前前后后就投入了接近1000万华夏币,这还是在蓝天给吴伟提供了最可行的实验路线的基础上。
这样的做法看似很傻,蓝天明明知道软件的继续研发应该如何进行,甚至只要花上百来万华夏币,他就能把接下去的作曲编曲软件直接搞出来。
有必要花这些“冤枉”钱吗?
有必要!
……
随着工作室的建立和酷炫一号的面世,蓝天当初研发酷炫一号时那种一两个人的小作坊模式已经不可能再延续下去。
对于酷炫一号的研发,蓝天可以解释为天才的灵感,这是比较正常也比较能被大众接受的说法,世界各地都有很多类似的车库实验室,天才们用最小的代价做出了最大的成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