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能从演奏上的细微不同以及和声的发展,感受到乐曲即将来临的重大变化,这是乐曲带给观众的心理暗示。
所有观众的心,全都悄悄吊了起来。
乐曲当中隐约透露出来的那种不安,让他们完全没有办法逃脱,只能静静的等待。
……
乐曲的变化来得迅猛而又突然,就像刚才的断电事故一样。
第十七小节刚一开始,舞台上的灯光突然全部亮起,鼓手大张脚下和手上同时用力,大嗵和底鼓同时发出最强劲的嘶吼。在他身边,鼓机里早已设定好的程序开始自动运行,战鼓在音响系统的扩声之下,也开始发出自己威严而又雄壮的声音。
与此同时,丹尼的双手按在了合成器的琴键上,女孩们手里的乐器也全都同步奏响。
咚、嗒。
咚咚、嗒。
音响系统发出整场演出开始以来最宏大的音量,这仿佛巨人脚步一般的声响,带着排山倒海一般的庞大气势,一步紧接着一步,步步踏入现场上千位观众的胸膛,再继续踏入他们的内心,直至最后踏入他们的脑海。
不止一声控制不住的惊叫从观众席里传来,几乎所有观众都被乐曲这突如其来的变化震撼到了。
如果说现场观众只是被乐曲庞大的气势震撼到了,那么摩根?菲什曼和比利?怀斯两人,就是被乐曲呈现出来的精巧而又宏大的构思给震撼住了。
对于他们来说,这种震撼的现场音响效果虽然难得,但是只要慢慢揣摩细心调试,总还是能复原出来的。
但是这种化繁为简的乐曲构思,以及精巧复杂的配器编曲手法,那就绝对不是随便想想就能轻易做到的。
比如只有前16小节“钢琴”的铺垫完美无缺,才能让第17小节开始的变化显得真实可信,而乐曲在前后音量、气势上的强烈对比,更加深了这种变化的震撼程度。这种手法完全就是真正大师级的手法,无论作曲还是编曲。
不过摩根?菲什曼和比利?怀斯的研究刚开了个头,他们就后悔得直敲自己的脑袋。
节目单上写的明明白白,这是蓝天的作品,演出结束之后跟他一起探讨研究岂不是更好,何必在演出的时候想东想西白费那个功夫?就刚才稍微研究的这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