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
蓝天讲究的并不是什么更多的量感,即使是底鼓的量感在他手下也只是将将够用,绝不会人为造成低音方面的满溢。蓝天更强调的反而是低音下潜的深度、弹?性以及质感,他做的是减法。在比利?怀斯的听感当中,蓝天调试出来的低音就犹如一颗颗弹?性十足的圆球,轻轻一按就会跳上屋顶,或是直接扑入观众的胸膛,哪怕坐在最后一排也是同样的感觉。下午排练的时候,比利怀斯就曾经亲自坐在最后一排,感受过这种速度感十足的低音的冲击。
这种方式不仅美国式调音当中不曾出现,就是从不追求声音的量感、特别讲究声音塑形和颗粒感、速度感的欧洲式调音当中也从所未见。只有在英国伦敦那座被誉为世界第一录音棚的艾比路录音棚(abbey?rad?stud)当中,那几位世界顶尖录音大师在录音棚里实现过这样的声音塑造。放到现场调音当中,这绝对是一种创举。
比利?怀斯坚信这一点。
这样的做法带来的好处,在演出进行到半场之后就已经渐渐显现了出来。
放在平常的演出当中,一个小时以后观众们就会渐渐有些感到疲劳,因为持续不断的声音轰炸会让身体不自觉的加快疲劳的产生。但是在这场演出当中,即使已经连续欣赏了十几首乐曲,观众们的兴奋感却是越来越足越来越浓,本该出现的疲劳感觉丝毫不见踪影。
观众们并不知道其中缘由,比利?怀斯心里可是一清二楚。而且他知道虽然这是一种现场调音的处理方式,但是在录音棚里同样可以借鉴使用。
仅仅这一点,就足够比利怀斯好好消化一阵了。
……
演出已经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现场气氛始终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准,观众们的情绪也从未跌落下来。
比利怀斯的心情却是越来越有些纠结。
从第一首作品《奇迹之声》过后,比利?怀斯就一直在猜测蓝天的参赛曲目究竟是哪一首,对于这一点他一直深感兴趣。然而眼看着演出已经进行了一大半,比利?怀斯的猜测反而越来越没底了。
开场曲《奇迹之声》第一时间就被比利?怀斯否定了。
事实上没有哪位选手会选择录制开场曲作为参赛曲目,因为正常来说,开场曲起到的效果是预热,把现场气氛烘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