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娘看着她毫不避讳的脱干净了,连小衣都不剩,白晃晃一片在眼前。黄氏从衣服里掏出棉布做的新小衣穿上,再穿那粗布衣裳。
黄氏嗤笑道:“偏头做什么,老娘有的你也有,没见过不成,还脸红!”
不说还好,一说,柳娘连耳朵根都红了。
这可是在大路旁边!周围就半人高的稀疏野草!挡不住什么的!天还没全黑呢!再多的感叹号都不能表达柳娘此时的崩溃。
只见黄氏解下腰带,柳娘尴尬问道:“你还要做什么?”
黄氏轻哼一声,把腰带展开,原来她的腰带是长方形的大块布料,只因料子轻薄,才能束成腰带。黄氏把腰带放在地上,把刚刚换下来的丝绸衣裳整齐包起来,做成一个包袱,兜头扔在柳娘脸上。
柳娘手忙脚乱的捡起包袱,黄氏已经一把拎起草儿,反手就甩到背上,看着还在愣神的柳娘,喝到,“还不快起来,你要在这儿过年啊!”
说完也不等柳娘,一个人大步迈出草丛,顺着大路往城里去了。
柳娘把包袱斜跨在背上,跟着她赶路。赶路柳娘是不怕的,一行三人很快就走到了县城城门口。此时城门已经关了,黄氏熟门熟路的走到城墙脚下,找一个稍微避风的地方,拉着柳娘和草儿团成一团,猥琐得缩在墙根底下。
在这城墙脚下,还有零星几个人也团成一团,缩在一起躲避夜里凉风。柳娘本梳着男子发式,穿着男装,此时也不扭捏,大胆往旁边看去。墙角边上有正经的茶摊子,四面绷着油布,在里面歇息,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至于黄氏这种熟门熟路,一来就往墙根底下缩的人,被人看一眼的资格都没有,不用看都知道是穷鬼。
柳娘依靠着高大的城墙,心想,哪辈子不是直接入城,就是晚上也有把城门叫开的特权。
母女三人傍晚从村里出来,走到县城已经是丑时了,在墙根底下缩了两个时辰,天边开始泛起鱼肚白。夏天的闽南天亮得早,太阳一出来,黄氏就拉着柳娘和草儿去排队了,排的当然是平民的那一支队伍。
黄氏拍着柳娘的肩膀再次告诫:“给老娘打起精神来,再一副打不出粮食来的模样,老娘卖了你!”打不出粮食说的是没胆子,怕事儿、怕生。
柳娘只是一时不适应环境,又不是傻子,马上答道:“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