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你不看看你是那材质不?”王大娘笑骂,王二丫以往在家里可没少拿“王妃说”堵她的嘴,拖到现在没成亲不说,还和男人们一起上了城墙守门。特殊时期王大娘也不阻止她,王妃活命的恩德该报答,只依着王大娘这些年的人生阅历,还是希望女儿能稍稍注意些男女大妨。打仗的时候这些都是狗屁,可日子安稳下来,又有了诸多规矩。
“我怎么就不是了?”王二丫不服,“您也不必劝了,我早就想好了,日后要嫁人,就嫁像王爷那样的,容得下家里婆娘能干。等嫁了人,我也出来做事,像王妃一样有自己的产业,想穿绸缎就买一身儿,想吃羊rou就秤一斤,有钱啥都好说。到时候还要孝敬娘呢,您且等着享福吧。”
王大娘拿剪刀剪断线头,笑道:“既要让我享福,平日在城楼上就注意些,心里惦记着你在家的老娘呢!”
“放心,就是战死了,王府也有抚恤呢……”
“呸呸呸!你找打是不是,还说这不吉利的了不?”王大娘抡起新棉衣就打。
王二丫赶紧把碗往桌上一送,飞奔而逃。
王大娘啐了一口,心疼的把棉衣仔细抚平。心想,王妃当然是个好榜样,自己能干不说,夫君疼爱、子女双全,是个有大福气的。若是大丫、二丫能有王妃十分之一,她这辈子就满足了。
柳娘若是知道,大约也心怀安慰。这些年她做的事情很多,可她依旧做好妻子、母亲的本分,不是为了邀名,而是为了给喜欢她的人树立榜样。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来,若是柳娘干脆撇开燕王,孤家寡人的,根本不符合老一辈人的审美眼光。年轻人喜欢她、崇拜她,说不得还要被骂想不开。如此温水煮青蛙,慢慢调整民众的想法,才是最省力实惠的。
北平城中还有无数王大娘与王二丫,李景隆围城之后,城中妇孺、奴婢都被调动起来了,青壮上城墙,每日有补助;老弱负责缝补战衣和炊煮饮食;主家不愿的可让奴婢代劳,奴婢做够了时日或者立了功,就能摆脱奴身,做正经平民。在北平,做平民可是能分地分田的。
“娘!捷报!”朱高炽拿着一封红色封条的信件走了过来。“父王一战击溃耿炳文,河南之地尽在手中,大捷啊!”
柳娘结果信纸一看,果然是这样。笑问:“城外李景隆今日如何?”
“还是那样呗,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