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与女人又不同,许多事情真的是说说而已,并不是什么试探,纯玩笑而已。
正说着,有下人到林家的礼物堆里把许阳的那副字而给找出来了。展开一看,却是一幅挂轴,打开一看,是刘禹锡的《陋室铭》,诗选的极好,非常适合季连江这样的当世大儒。而字体却更是妙极!竟是用小篆写的,要说许阳并不是特别擅长小篆,毕竟他年纪还小,还是基础的字体练的最多,但是这种挂轴要的便是美观,尤其这首《陋室铭》一共才七十九个字,写的又是雅致的文人情怀,所以许阳觉得用小篆挺别致的。
虽是说不是最擅长的字体,可是许阳写的也真是不赖!十几年的字不是白练的,现代信息社会神马字帖他见不到啊!哪儿跟现在是的弄个好帖子都自己家里藏着掖着的。而且最关键的是,历史上小篆的发扬光大其实是在清朝!大江的这个时候,吴昌硕还没出生,邓石如早就不知道被蝴蝶的翅膀扇到哪里去了,所以现在书法界也并没有这个人物。
》
在场的可都是识货的,真是如这首《陋室铭》说的一样: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两个小厮一人执了挂轴的一面,展开一晾,季先生先是一愣,继而惊讶,紧接着连走几步走到了挂轴跟前。这时候小篆真心不流行,可不流行不代表人们不喜欢,只是没有什么小篆写的极好的人物让人追捧,所以才不流行而已。许阳自认为不是最擅长小篆,可那是跟什么比?是跟他的馆阁体比,尼玛!科举为最终目的的这个时代,绝大部分文人都是馆阁体这东西练的最多好吧!仅次于这种最擅长的字,你这不就是摆明了非常会写这个嘛!
许阳准备礼物的时候,真的没想到自己的字会被当场打开看,更没想到这时候几乎没人把小篆写出名堂——虽然他知道这些书法界的常识,但是写的时候真的没多想。
对这时候的大江文人来说,小篆?这玩意除了刻章用,谁没事儿一天到晚练这东西啊!大江朝的文化早就走上了跟清朝不同的道路,所以小篆至今还很少被大家当做必要的字体来练的。而在此之前的朝代也很少有小篆出名的书法家,就算有小猫三两只,在信息极为不发达的这个时代,谁见过几篇小篆的好帖子?而许阳的小篆一开始临的是吴昌硕的字,后来年纪见长逐渐有了自己的特点,这年代压根没人见过吴昌硕的字,所以许阳的字拿出来那就是个独树一帜啊!
别说季老先生惊讶了,事先没检查这幅字的林如海也看傻了,他知道许阳字写得好,但真没想到好到这个份儿上!这字,完全是一种新的风格,再锤炼个一二十年足可以开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