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猪仔就是走了几万里,也不过变成头老猪罢了!我也不难为你,您这东西显是专为我收的,我也不会让您赔本,五两银子!三两本钱,我再与您二两的辛苦钱!”
掌柜的苦着脸又与他讨价还价了半天,心里却是很乐意的,其实本钱哪里有三两?这些书根本就是那番人卖与他画笔颜料时的添头!原来这些书是那商人的妻子解闷的,他妻子陪他在中国呆了一年,因为实在难以适应这里的生活便先回国了,重要的东西早就带走了,剩下些看完的书就丢给了丈夫。这商人对这些书根本没半点兴趣,自己临回国也懒得带,索性处理货品的时候一并送人了。
这商人当然也不是做文具生意的,不远万里到中国捣腾西洋画的画具还不得赔死?他是带了西洋的钟表镜子,来换中国的丝绸瓷器……往中国带西洋笔墨画具再往欧洲带中国的笔墨纸砚其实更多的给老乡们已经中国同行们捎带,带的多了就再卖一部分。当然更重要的原因依然是他的妻子喜欢画画,索性多多的带了,卖也好,自己用着也方便……
不过这倒是便宜了许阳,许阳乐呵呵的在掌柜从那欧罗巴商人手里收上来的一堆玩意里挑挑拣拣,半屋子的东西倒有一大半东西被他扫走了:一藤箱的旧书,一个大号樟木箱子里满满的炭笔,油画笔——要知道专业的画笔可是一套一套的用起来很费,就算是在扬州,西洋画笔也不是容易买的,多买点起码十年八年不用再找了。然后就是油布包着的,几个人才能抬动的四大捆子类别不同的油画布…………画布确实是非常好的,比许阳在现代的时候用的生产线里下来的强多了。还有各色大大小小瓶瓶罐罐装着的颜料,甚至还有几桶未开封的亚麻仁油和几罐子油画颜料专用的蜡和其他另几种油,工具更是很全,调色板、油壶、画杖、砂纸、浮石板、刷、刮板、研槌、尺子、剪刀、钳子、胶带、夹子、天平、铜臼……
说实话;许阳在毛笔字上真的花了大半的心血,可是他还真的不止这一个特长。书画不分家,许阳能写,自然也能画几笔,但是许阳的中国画确实不怎么地,他擅长的是西洋画。
许阳的专业是中文,从小练了十一二年的毛笔字,老师是书画大师,所以他虽专门练毛笔字不过中国画也能凑活画几笔,但是他中国字写的虽好,中国画方面确实缺了些天分,他的老师也就不强求他画了。偏许妈妈是专画西洋画的,她的工作就是在大学是教油画,一个美院的绘画教授水平能差了么?许阳好歹也是她儿子,中国的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但是许阳更喜欢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