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和璇玉闯荡的六十年,今年还不到一百二十岁。
璇玉若知自己不更给她幸福,还要娶她。扪心自问,也只算是淫念作祟,虚荣蒙心,绝非真正爱她。心叹一声“朝雨浥轻尘,青青柳色新”,雨轻尘终究是梦中情人。只恨眼下无酒,不能把盏畅饮,于是牵起她手,低头在她手背上亲了一吻。
璇玉抬起头来,只见苍山如海,残阳似血。此情此景,岂非映衬着大丈夫纵横天地的气概?他如此想来,豁然开朗,双眼中忽然亮起明光,向雨轻尘粲然一笑。只觉香风荡出,悠然挥手告别,目送伊人远去。
璇玉“结丹”后的功力就与“结丹期·二段”相当,而本身境界并未达到“结丹期·二段”。他闯荡沙漠三十年后,在“玉邑”练功时,忽觉“金丹”一阵鼓动,凝神内视,却发现丹田中的灵力猛然向“金丹”灌注。他身子一阵痉挛,“金丹”上上随着抽出了一点嫩芽,正是修为臻至“结丹期·二段”。
自那以后,璇玉只觉五感倍增,以神念推衍的能力更强。但凡方圆百丈内的动静,即使没被他直接感应到,他也能通过附近事物的细微变化,察觉一二。
其实“禅宗”认为,人生有三大境界。第一层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指心怀坦荡,实事求是。达此境界者,纵然不能飞黄腾达,也能平安喜乐一生。
第二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指的是世间万象更替,事物纷繁复杂。有觉悟的人能思辨缘由,寻求因果,追溯事物的来龙去脉。世间叱咤风云的弄潮人,无不是达此境界者。
第三层,“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指的是“万变不离其宗”,慧眼能识真谛。其实一沙一世界,世间又哪有真谛可循?不过信念坚定的人,非但洞若观火,而且对万事万物有所建树,从而走出自己的道。世间超凡入圣者,无不达此境界。
璇玉念力激增,能察至入微,思辨来去,已算臻至意识的第二境界。至此以后,他更觉世间奇妙,果然匪夷所思。若仔细推敲,一样其乐无穷。
他又在沙漠里闯荡了三十年,虽没练功吸纳灵力。但“金丹”仍在吸纳他固有的灵力,同时缓慢蜕变。这时他跟雨轻尘分别,心境一阵激荡后,心中忽然生出一丝感应,自身修为就要臻至“结丹期·三段”。又想那“五派”追兵一时找不到这里,当下盘膝坐定,静心冥想。待心境平复后,开始运功练气。
次日正午时分,附近十里内的天地灵气忽然向“银水”河畔汇集。璇玉只觉灵气好似百川汇海,径直钻入全身毛孔。他四肢百骸更似“久旱逢甘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