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往见之,膝行而前,再拜,请问治身之道。广成子答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净必清,无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岁,而形未尝衰。得吾道者,上为皇,失吾道者,下为土。吾将去汝,入无穷之门,游无极之野,与日月齐参光,与天地为常。人其尽死。我独存焉。’”
殿下一片寂静,弟子们都在静心倾听,阳长老顿了一顿,道,“如广成子所言,至道精微,心灵不测,故寄窈冥深远,昏默元绝,这便是道的高深境界,实则空无之妙相。我辈修道之人若要到达此等境界,则时刻需得耳目无外视听,抱守精神,境不能乱,心与形合,自冥正道。”
阳长老满眼深意的朝众人望了一眼,接着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修道修的便是这个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若得了这个‘一’,便能出轮回,证天道,开智慧。若失了这个‘一’,便会堕入五道轮回,伴随种种烦恼无明。八万四千种烦恼皆因失了这个‘一’纷纷来了。”
“何以失了‘一’便会有这无穷无尽的烦恼,请阳长老示下。”一名男弟子起身,谦恭问道。
阳长老捋了捋胡子,笑眯眯道,“乃是因为失了‘一’,便会跑到二上,跑到三上……跑到十上,由十便有十十无尽,百千万种烦恼皆纷至沓来,扰乱心神。”
又有人问道,“这‘一’若是失了,如何才能失而复得。”
阳长老慢悠悠回道,“这若是失了想要再寻回却不是一件易事,如同覆水难收。因此讲的持身守正,守的便是这个‘一’,守‘一’即守道,心合无极大道,无外内、无表里、无阴阳。这‘一’便是证道的真理,玄之又玄,需无欲以观其妙,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是以需革除一切欲念,才能窥见‘一’的种种真妙。这便要求你们虚怀若谷,清心无欲于世间。我门中修的便是无欲法门,戒除欲念,这世间万千般欲念,皆因一个‘贪’字而起,因贪渐生不满,转而乞求更多,便成了这世间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