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明天……本来要陪苏睦言去羽毛球馆锻炼的。”
服务员送来牛排和鹅肝酱,一脸花痴地对着夏铭熏微笑,夏铭熏从口袋里抽出一张一百放在餐盘上,目光始终没有从陶云漪脸上转开。
时隔三年,夏铭熏早就不是当初的毛头小子,从稚嫩到成熟,从自恋到谦逊,从毛手毛脚到沉着自信,早就学会如何在上流社会自在交际、如何委婉拒绝 异性的示爱、如何体贴、绅士地照顾身边的女性。
Table manners 当然很好。
“那我和你一起去好了,正好,是该见见苏睦言了。”
夏铭熏凝视着陶云漪。
他的白莲,他一尘不染的女孩。
当你明白一个男孩对一个女孩的意义。
当你看着她为他成长、蜕变、成熟。
当你看见她为他流泪、心碎、食不知味。
当你发现你深爱着这个女生。
说不说爱她,已然无所谓。
第5章 他的寂寞 她懂得
合上《毕加索的玫瑰时期》。
脑袋里却还是挥之不去书中的那个故事。
1904—1906年,毕加索遇见了自己的爱情,从此进入他创作的“玫瑰时期”。
《拿烟斗的男孩》就是这一时期最富盛名的代表作之一。
色彩轻快明朗、笔触细腻。似《蒙娜丽莎》般神秘,如《加歇医生》(梵高作品)般忧郁唯美。
书里,写着这样一段背后的故事:
格奥尔格家族以经营瓷器、钟表起家,19世纪初又涉及金融、股票和运输业,同时在莱茵河沿岸又拥有大量肥沃的土地。小斯帝夫…格奥尔格是这个家族 的第四代单传,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精心栽培,才华过人。格奥尔格先生有一世交好友,名叫里查…霍夫曼,是一位来自美国的瓷器贸易商。他们两家在柏 林斯冈艾弗德大街的住所紧挨在一起,霍夫曼先生的爱女贝蒂比斯帝夫小一岁,两人从小青梅竹马。
从懂事以来,贝蒂一直以为她的兄长斯帝夫就是这幅《手拿烟斗的男孩》的模特,因为画中的少年与斯帝夫无论是相貌还是神态气质上太像了。直到 贝蒂长到12岁才从父亲的口中失望地得知,这画中少年与斯帝夫没有丝毫的关系。每当贝蒂有难言的请求时,她总会写一个留给哥哥的小纸条,把它贴在 那幅《手拿烟斗的男孩》的背后。
那时,斯帝夫最大的乐趣就是“检查”这幅画的背面,看看小贝蒂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请求。有一次,为了满足贝蒂想去维也纳欣赏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