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着头皮朝北静王作揖道,“咏春的诗一时间想不出什么好的。不过我想到了另一个词,先凑凑数,行吗?”
北静王含笑点头。
宝玉清了清嗓子,缓缓念道,“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此诗为清朝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纳兰性德是他现代老妈最喜欢的古代诗人,从小受其影响,自然也能背上几首简单的诗句。
众门客一怔,看着宝玉的眼睛里瞬间溢出惊讶的光彩,皆都拍掌叫好,纷纷赞叹着。
“好诗!虽是短小,却情真意切,情意更在字里行间之外。”
“词意自然真切,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颇有慷慨报国之志。”
宝玉听着四周那些个络绎不绝的称赞,总感觉他们的话半真半假,奉承的成份占了一大半。
但想了想后,又觉得他们并无奉承自己的必要。
纳兰容若的诗确实做的很好。尤其这一首长相思,更是老妈时常挂在嘴边的。只不过,关于慷慨报国什么的,他可从未想过。
宝玉谦让着笑了笑坐下,抬头忽然撞见北静王那双蕴含着笑意的星夜黑眸,不由得心下一惊。
接下来各人都赋了诗,北静王最后一个吟诗之际,底下众人皆都屏了呼吸静静聆听。
“垂野地,幽花明。泊舟祠下,风雨看潮生。问燕归来春尽处。烟水初销,春泥半落花。
接长亭,迷远道。寂摇空枝,桃李花落尽。半含春雨半垂丝。满地残阳,日暮苍山老。”
话音刚落,满座皆惊,纷纷称妙,各种夸赞之词此起彼落。
宝玉不禁揉了揉额角,以手遮住眼角的无语。
那词到底好不好,宝玉还真听不出来。但总觉那些门客的反应也太夸张了——就算是好诗,也不需要表现得跟国际总统刚发表完演讲一样,一个个的打足了鸡血。
北静王和众门客又畅谈了片刻诗词歌赋后,在宝玉的百无聊赖下终于散场。
见众人一一退下,宝玉长呼出一口气,也忙起身朝北静王俯身作揖,道,“王爷,那我也先走了。”
随着宝玉弯腰的动作,一缎袖摆顺着他的手腕滑了下来,露出腕上那一串缠绕了好几圈的鹡鸰念珠。
北静王目光在宝玉的腕上停留了片刻,上前伸手扶起宝玉,握着他的手走出偏厅入园子。一阵清风袭来,鼻尖缭绕着淡淡的花草幽香。
宝玉静静走在北静王身侧。本想着为保安全,自己最好是跟在他身后,见不到表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