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乾坤也握拳发奋读书。
是发奋了,可是家里一妾一通房也要安抚,所以嘛读得自然不咋地。
绑票记
作者有话要说:码字时候,领导回家。赶紧伺候着,呵呵,那一半一定补上。谢谢支持的亲们。在盐城住了四五日后,迎来端午节。
那日孙嫚子刚醒,方奎就拍门。
“怎么这么早?”孙嫚子开门,方奎走了进来。
方奎见娘子长长的黑发垂在身后,一走一动如绸缎般丝滑,不由伸手抓了一把放在鼻尖嗅着。
孙嫚子没有防备,头皮被扯得生疼。她回头见方奎抓着头发闻着,不由恼怒的说“相公,你扯疼我了。”
“娘子,我给你梳发怎么样?”方奎厚颜道。
那里敢给他梳?不知能扯断多少根呢。
“相公给我端洗脸水怎么样?”
“行,你等我。”方奎乐颠颠的走远了。
看着方奎出了房门,孙嫚子趁着空档赶紧梳好发髻,戴上金冠。这时方奎和端着洗脸水的丫头走了进来。
“娘子,刚才忘了和你说了,今早岳母给你捎带东西来了。你还有信要回吗?赶紧的。”
孙嫚子听了这话,赶紧把写好的信递给他,笑着说“麻烦相公了。”
“不麻烦,以后你也要给我写信。还要一天一封的写。”
“成。赶紧去吧。”
“要不你现在就写?”
端午节过得热闹非凡,过了三四日西域的一些商户才开始离开。
熊氏表兄弟在他们眼前晃到了端午后两天,才在第三天随着一队商户离开了。
倒是李夫人一行又住了三日后才离开。
还有三日路程就到边城,但是这三日可就没有驿站也没有城镇可歇脚。大家只能顺着在灌木丛里走出来的一条路,自备柴火干粮,野炊三日就到边城了。
之所以没有城镇,是这里全是盐碱地,水不能喝,粮食也不长,所以也就没有人烟。
方奎看着这片地不由得说“这地什么都不出,弃之可惜,留着无用。”
头上戴着帽兜抵抗烈日和风沙的孙嫚子道“现在虽然无用,将来未必可知。国土一寸不让,不能因为它贫瘠就嫌弃。”
“娘子说的有道理。或许有那么一日能找到一种适合在这地上生长的粮食呢。你看,那些灌木荆棘不是长得很好么?”
看着这个相公的思维也算是蛮快的。
休整了十日,第一日大家走的倒是快些,这样的速度能两日半赶到呢。
傍晚行至一块开阔地,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