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连累者有数十人之多。
后来,李隆基又即刻下詔,诛杀王毛仲,王毛仲四子悉数夺官,贬謫极恶之地,有詔縊(勒死)王毛仲於零陵(今湖南零陵),及永州(今湖南零陵北)而縊之。
叙述完这陈年往事,张九龄结语道:「孟子云:『日大人,则渺之。』为官的风骨,便在於此。若当初无严浚通报,纔化解一番纷争,也顺势逮捕、处决王毛仲一干罪臣,则我朝廷今日,又将何存?」
就连宦官高力士也开口道:「陛下,张丞相的确所言不虚,那严浚之功,朝廷是该嘉许。」
李隆基想了想,这严浚是有些大才可用,便要张九龄草詔,陞严浚的官,改派任他「太府卿」(供应部长,管理官司食粮、器械供需)一职,当日便调离吏部。
张九龄谢恩之后,又道:「臣以为,乘舆所在,必有文词、经学之士,此我朝纶才精要。中书(起草詔令)事务繁剧,文书发放亦多壅滞,微臣以为应选文学之士,递补其闕。」
李隆基言听计从,依言为之,既而决议推选文学之士,号为「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詔书敕。
出妻6
八月十五日,正是早朝时分,百官等在勤政务本楼裡;极目所见,尽是緋色官服、紫金鱼袋,公卿皆摚遂堆饲旃谐倜侨搅剑愎峤氤谩?br />
张九龄雅有酝藉,风度怡然,因体弱气虚,不能久持重物,便製作笏囊,差使僕从手持象笏(官员上朝所持之仪节礼器),跟随其后。
正当寅时(早晨五至七时,天亮时分),天尚未大明,他与同朝好友萧诚、严浚和梁升卿过通化门进宫,等待皇上内宴时郑Ъ撼肌:擦盅棵乓哺嫫浜螅啻胃饕云涔伲釉紫嘀拢黄分稀?br />
「今儿个是皇上千秋节,子寿兄,你準备了贺礼麼?」因为是皇帝过生日,万方贺寿进贡,萧诚思及此事,不免问道。
张九龄頷首,道:「千秋大事,自不敢忘。我已备妥寿礼『金鉴录』五卷,这『金鉴录』乃我多年手书,畅言古今兴废之理,圣上该会觉得受用。」
萧诚又道:「子寿真是文人风骨、名仕气派呀!像梁兄不也如此?那首『奉和圣製答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一诗:『何意重关道,千年遇圣皇。幽林承惠泽,閒客见清光。日御仙途远,山灵献寿长。寒云入晋薄,春树隔汾香。国佐同时雨,天文属岁阳。从来汉家盛,未若此巡方。』这敬献圣上的寿礼,就你二人最富逸兴文采,我这俗物,就献上俗不可耐的甘脂白玉蟠桃一双,倒真比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