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还有得赚,一年三百来万。好在箱包市场火爆,水货名牌流向全国,一个十平方的档口一年能赚二三十万,顶档费已涨到二十多万。郎士群心里有了底,虽有点儿心疼,嘴上却说:“谢谢你,你随意,我干了。”俩人一碰杯,郎先生“咕咚、咕咚”干了。杨启明只喝了小半杯,他端着杯子问:“啥时候跟市长拉上的?”
“老熟人了,当行管处长就认识,不过他是领导,咱是打工的。”
“看来你们关系不错。”
“要不是中央强调不能拖欠工程款,他哪儿会理我呀?”
“做市政工程的利润怎样?”
“油水大些,不像你们搞房地产,抠那么紧,不过他们给钱总不及时。”郎士群实话实说。
“来来。”杨启明招手把欧阳倩文叫到跟前,介绍给郎士群。郎士群接过她递的名片,打量她招人喜欢的小样儿,说:“要不是杨总介绍,我还以为是谁家的小丫头呢。”
“哪儿的话,我都工作好几年了。”欧阳倩文噘起了嘴。
“人家都结婚了,你什么眼神呀?”杨启明说。
“上啥学?”郎士群又问。
“人家是北大的高才生。” 杨启明补充了句。
“跟政府打官司,你也敢?”郎士群问得锋芒毕露。
“那当然,只要它违法。”欧阳倩文说完粲然一笑。
“好样的,表面看文绉绉的,还挺有棱角,以后遇官司,就交给你。”郎士群铭记住那个乖巧的笑,扭脸问杨启明,“你老鼠的事办得咋样?”
“哦,还差几十只呢。”杨启明无奈地摇头说。
“嗨,这点儿小事,包在老哥身上,有几只算几只,老子不信,这小小的乌拉稀,能牛到哪儿去。”他鹰眼放出绿色的光来。
欧阳倩文被同学拉着上台唱《青藏高原》,那圆润高亢的嗓音,在舞厅间回荡,跳舞的人不觉停下脚步,静静地听。歌曲终了,余音袅袅在屋顶上兜圈子。郎士群带头鼓起掌,他的掌声清脆而响亮,在大家的掌声中独具一格,脸上露出一丝久违的笑容。
《改制》八(1)
第二天早上,杨启明上班,酒店门口昨夜修路,车进不去。
他出门搭辆的士到酒店对面,下了车,手掂昨晚买的袋子,在报摊上拿起份报,省市各家报纸,头版都刊登了改制现场研讨会的消息。说许林君副市长深入基层,调查了解,解决改制面临的问题,凯粤公司为市房地产行业的佼佼者,首批进行改制试点,不能不吸引战略投资者的目光。杨启明总经理不负众望,狠抓内部整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