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绳,衣服搭在绳子上面,一辆车过去,衣服上一层灰,真不知道晾在那起什么作用?
上海的另一道风景:几乎每家每户的窗户外面都弄一个向外延伸的铁架子,晾衣服的时候,在铁架子上放几根竹竿,有些人直接把衣服晾在竹竿上,用夹子夹住,这样风吹也吹不走。有些人还弄个晾衣架,用夹子把衣服和晾衣架固定在一起,然后再挂在竹竿上。不知道是上海人的衣服太多了,还是别的原因,那么大个阳台难道晾不下几件刚洗的衣服?为何都把它们晾在窗户外面?我很是奇怪,我曾问过一个上海人,他说:“阳台内的阳光小,阳台外的阳光大。”我无语。张磊说这是上海的一大亮点,据说《黑客帝国Ⅲ》在上海拍摄的时候就把这个拍进去了,中国没有通过,后来把一些片段删掉了,不过在网上还是可以看到删改前的那些片段。
中午出去的时候,张磊让我上到公交车上注意一下上海人怎么抢座位的,他说:上海人抢坐位真是一流,尤其是那些中年妇女。看到有个人下车,人家刚一站起来,还没离开坐位,她们就已经坐下去了。还有,上海人小气是出了名的,若是上到车上,一看是空调车,马上下车。其实空调车和不是空调车,只相差五毛钱,但是五毛钱,她们也会看在眼里。”当然他说的只是某些人,并不通指所有的上海人。来上海之前,有一个在上海出生并长大的人给我几条忠告:第一,不要和上海中年妇女讲话,说她们排斥看不起外地人;第二,不要给上海人(老一点的上海人)让座,让了他们也不会说声谢谢,认为外地人就应该为上海人让座。第三,不要和上海女人谈恋爱,她们太现实,看中的只是你腰包里的钱。第四,别指望上海人同情可怜你,他们只会落井下石。
没事的时候,在天涯论坛上搜索“上海人”,搜到一个贴子,我觉得很精彩,摘抄下来供大家欣赏,他这样回复道:“上海人的狭隘是众所周知的,但在这里我想为他们平反。上海人与上海人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那些受过教育的人待人平和,热情周到,比如说大学教授,比如说大学生,比如说有着良好工作的职业人士;但是另外一些小市民的冷漠与自私却往往令人忍无可忍,比如说学校的图书管理员;比如说公车上的售票员,下巴始终呈45度上扬,张口闭口的不耐烦,似乎他就是上海最大公司的老总,有忙不完的事情,不屑于和你多说一个字。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人往往有着最“高贵”的谈吐气质,他们无功于上海的飞速发展,无缘于上海的繁华。他们生活在最简陋拥挤的旧房子里,却拿吃饭的钱来买化妆品,期望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