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开山不一定是为了造田嘛。”申东风老师话中有话。
“那是为了造什么呀???”好几个同学一齐问道。
“造人呀!”
“造人?!?!”
沙岩见申东风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笑道:
“你们别听申老师瞎掰乎,怎么就不明白,刚才谁提到了的那位副总理,不就是开山造田造出来的?人家国外辟有专门的行政学院,专门培养政府官员,而我们中国只能用这种方式来选拔官员,甚至还不如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岂不是我们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的悲哀?”
“原来是这么个说法,我还以为真是从地里种出人来,科学幻想哪!”有同学道。
“不过,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副总理,也有其前人不可比拟之处,至少他可以为人们增添了许多茶余饭后的笑料。记得有一次,刚才提到的那位副总理,他和外宾打交道,竟然连李时珍是哪个朝代的人都不知道。”
“他说李时珍是哪个朝代的人呢?”肖伟臣饶有兴致地问。
“他说:‘我们国家的李时珍同志,就是一个好同志嘛,居然研究出了那么几大本什么纲要(转向左右陪同的人)是叫阶级斗争纲要吧?李时珍同志今天来了没有呀,为什么不叫他也来向外宾介绍介绍经验……’”
还未说完,一众老师们全都笑得前覆后仰,学生们则静静地看着,偶尔有人跟了傻傻地笑一笑。全车的人只有晋玉华和梅兰二人相互对视着,对周围的一切毫无反应。他们二人都沉浸在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暗自兴奋的喜悦之中。
学生当中,有人提到了今天早上的面包。
“我就奇怪,为什么今天的面包会全是那样的?国营副食品公司的商品,都是经过卫生防预部门的严格检验的,不合格的面包怎么会卖给我们学生来吃?”
“我知道!”有位同学道,“‘九斤老太’前不久自已办了个面包个体执照,由她的表弟经营着。由于质量太差,根本卖不出去,长时间积压的面包干得像烤馕,有些都快发霉变质了,为了不赔本,她就发起组织了这次团员的野营拉练和郊游。其实,真正目的,还不是为了帮她的表弟销掉那些积压的面包。”
“宋书记不简单哩,”唐晶莹不咸不淡地说,“她在县里红得很的,如今又很得局里领导以及学校马副校长的信任,弄不好若干年后,我们东江只怕真要出一个伟大人物呢!”
“但愿也出一个副总理!让我们这些与她共过事的人也跟了神气一回。”申东风道。
“哼,她要是当上了副总理,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