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活牛,活蹦乱跳地跑出来!你看,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人生品味和处世观嘛!”
“我倒不认为这种两种思维能代表什么。倒是那一句‘东施效颦’的经典名言,反映的是一种国人极其猥琐的心态。历来的教材中,似乎都将东施作为不自量力、鲜廉寡耻的典范进行宣传的。若按西方人的观念,东施倒可能是一位极值得推崇的人物了。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否定自己,努力去改变自己,追求完美,何罪之有?倒是那些对东施们极尽嘲弄挖苦和丑化的道学家们,是下贱的!”
“怎么下贱不敢说,但他们宣扬那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理念,正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借以维系顽固统治的根本要害之所在。一句话,这就是中庸之道!最可悲的是现代的理论家们,津津乐道的改革,不是根据中国的独特国情民情去研究如何发展,而是一味地照搬西方。打碎了自己最根本的东西,就好比在沙漠中建房,没有根基,最终是一堆堆的泡沫,一堆堆的豆腐渣工程!”
“我们是不能容忍任何人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而且我们目前更需要一点东施精神。要把被颠倒了东西重新颠倒了过来,要唤醒国民的自强意识,主要一条是看得起自己,突出自己的长处,而不是照搬人家的东西,要在传承历史文明的基础上超越现实……”
“不!不单是在传统基础上的超越现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道德素质,必须来一个彻底改观才行……”
显然,一开始他们是一致的,可到了后来,他们分道扬镳,各执一词了。
他们又谈到了自己的本行——教育。
在涉及教育本质的问题上,沙岩认为:中国科技、文化落后的最根本原因,是教育思想体系的问题。他认为,在中国,一个人从一出生直至死亡,都要受到一种奴化的熏陶!这是一种伦理机制和道德观念的问题。小娃娃从小在家要听妈妈的话,才算得上乖宝宝;进了幼儿园要听阿姨的话才能得小红花;上学了要听老师的话才能当三好学生;工作了要听领导的话才能评先进评优秀,才能晋升才能提拔才能……一句话,一生循规蹈矩,一生都要在别人的管束之下做乖宝宝!这是几千年封建皇权的残余势力根深蒂固地对人们的禁锢。几千年封建教育以先入为主的方式,在时时主导着我们的教育模式。
老师,就应该什么都对吗?什么都应该比别人强吗?为什么不能采取一种商量的口吻和学生说话?非得老板着脸,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神气对人指手画脚: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呢?
梅兰在这个问题上却认为:所谓为人师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