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班一百五六十名学生,园丁的温情立即在他的胸腔里窜升了。他多么想回去啊,那儿虽是自己的伤心之地,但离开时候才知道,却也有那么多人在牵挂惦念着自己。看来,对家乡来说,只要你曾经付出过,工作过,总有人会记着你,哪怕你走得再远,都有会收到真诚的问候和祝愿。
这,还不让人感动吗?我还要在这里呆下去吗?回去吧。一个声音对自己说。
不,不回去,我既然来了,就不能有始无终,为什么要这么快回去,明天,我还要去杂志社感受气氛呢。另一个声音说。
那就明天先看年情况再说吧。再一个声音说。
“哎,我看你在这儿呆不久。”陈长乐说。
“为什么?”
“离不开弟妹呀,在这呆的时间长了,电话费都出不起呢。”
“我这不是才来嘛。”
“才来也不至于接了两个电话就连饭都吃不下去了。”
“谁说的?”吴雁南端起了碗。
“可能你是文人心细,要我说,想着家里就回去,不回去,就把心放粗些。什么事情都在裤腰带上拴着,你能放开手脚闯世界吗?”
“好,我从现在开始,做个粗心大老爷们,行不行,程哥?”
“行,就看你能不能粗起来。”
兄弟俩终于找到了高兴的话头,开始吃饭了。
三
第二天早上八点半,吴雁南赶到了公司,昨天打电话的那些人已经在办公室里坐着了。牛总编告诉他,客户主要是通过电话进行沟通,能和老总见面是目的,他叫吴雁南不要着急,也不要害怕,上午在办公室里,就只要听听大家怎么打电话就行了,至于业务上的具体东西,入职以后还要进行培训的。
吴雁南就听从了牛总编的建议,翻起了报纸和杂志。九点多的时候,六七个人又像昨天一样,开始打电话了,吴雁南用心地听着。
“喂,请问是某某公司吗?老总在吗?”
“喂,我是某某杂志社的记者,想给你们老总做个专访。”
这是吴雁南听到的最多的两句开场白,但都没能把对话继续得长久。他这时明白了,这里坐着的人都是记者呀!也是,自己要来干的职务不就是编辑吗?他渐渐有些激动了,觉得能在这里工作的确不简单。
转眼间到了十二点,从记者们的表情上可以推断出,大部分人的努力都没有什么效果,只有一两个人显得较为高兴。这一点吴雁南也能理解,做业务嘛,哪有那么容易的?但不论效果怎样,饭总是要吃的。吴雁南也觉得肚子饿了,就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