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要应届本科”的呼喊,照例挖空心思地借用老师,只是私下里让其带课,绝不敢提以后会转来关系的承诺。于是,周边乡镇有些能力的老师,为赚那额外的一节课十五元钱,不再管顾本职所带的班级。学校清退的那部分老师,据说并没有按照上级的苦心设想,回去任教,有的去了外地应聘,有的在准备冬季里考研,有的干脆在家呆起来,静观叶县教育之变化。只有一个何书章,孩子要吃饭上学,不上课便没有钱,就回到原单位上班了。而各校实在找不到那么多老师,就采取几大措施,一是大班教学制,每班编制人数九十人以上,二是加大老师的授课量,许多英语和数学老师都带三个班课,重的还有带四个班外加班主任的,三是实在没法,就先聘几个专科生来顶着。
实际上,叶县暑假关于教育届的重大举措是使教育更乱了,各校老师更缺了,师资力量更差也更不合理了。
叶县啊,你是要培育花朵,还是要荒芜本就贫瘠的田园?
但就在这场象干旱时期抢水一样争抢教师的战争里,叶县流失的老师竟达四十来人,且多是语数外主科有经验的骨干。以前领导认为有些老师水平不高,这回才知道那些教初中的没进修的水平更次,但也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上。那些人都去哪儿了呢,也曾有些领导这样遗憾地询问。吴雁南只知道何书章回了老家,和在城关开小吃部的老婆两地分了居,胡后侠在家带孩子,她说反正没人管她,回原单位请个假就是了,至于江远明去了省城,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也用不着他吴雁南在领导面前献策讨好了。
但世事再乱,日子还得过,吴雁南暑假里就是那么的头晕了几次,八月就到了月底。补课结束前的那天下午,他又有幸被申建文召见了一会。
申建文一反雷厉风行的常态,先和吴雁南兜起了圈子。
“你今年干得不错。”申建文满意地笑着。
“谢谢申老师。”吴雁南谦恭地笑着。
“所以我们领导班子决定直接让你接二年级的课。”
“谢谢。”
“有压力吗?”
“没有。”
“压力是无形的,你要寻找压力啊,上一次竞争考试,你做的试卷,嗨。”申建文有点看一块带点瑕疵的白玉那样地遗憾了一回。
“我——”吴雁南不知说什么好。
“当然,分数也是活的。”申建文尽量轻描淡写地说。
“哦——”吴雁南还是能听得真切明白,但心里并不象初进西湖中学时对他的老师那般感激和敬重了。
“你接的班级基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