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点贵,貂蝉用过的呢。”芮敏笑着说。
“可是,我的孩子还没出生呢。”吴雁南又迈开步走了,但就是不接那块玉。
“也对,”芮敏想了想说,“孩子还没出生呢。”
说话间,两人下了楼,似乎看见城门处有几个朦胧的身影一晃,又很快走开了。
“好像是周思前他们。”吴雁南说。
“是吗,正常啊,他们也没来过这里吧?”芮敏笑着说。
吴雁南不说话,觉得总有一个什么地方是不对劲的,但又没有深想。
“你回去告诉他们貂蝉与何仙姑的传说呀,保证卖座。”芮敏笑着说,语气里是四十岁女人难得的天真。
在市教研室领导的主持下,研讨会开了两天半,开得有条不紊,只是与会人员的数目是逐半天递减的,大家都忙着看城墙逛古城买“古玩”呢。这中间,芮敏又约吴雁南一起去爬山,吴雁南没有拒绝她,但选了个折衷的办法,带上了刘正良,芮敏见两位男士一块儿,也叫上了许美红。本来芮敏还说过要去花县博物馆,据说那里有千年银杏和许多国家一级文物,但后来没有来叫吴雁南,也不知道到底去了没。在回校的路上,吴雁南收到她一条信息,写道:“谢谢你,能陪老大姐。”
哈,老大姐,这个称呼不错,吴雁南想。
三
研讨会结束那天晚上,大家一路说笑着回到了叶县城关,其余的人都回去休息了,他们又要开会又要观光,实在太累。只有借调教师石德厚和吴雁南马不停蹄,杀回了西湖中学。因为他们还在路上就接到校办室的电话,回去当晚要参加一次全体借调教师会议。
“干什么呢?”吴雁南疑疑惑惑地问石德厚。
“搞不清楚,但我感觉不是什么好事。”石德厚说。
两个人进了会议室,时间已经过了七点,让吴雁南意外的是,办公室里坐着的人比他想像得还多,他一直以为西湖中学借调教师有十几个呢,不想一数,乖,二十八个。除了语文组的五个老师外,其他组多是超负荷工作的,多的能带好几个班,带课周节数一般都在二十节以上,是学校顶梁柱式的人物。这里面,有老的,象五十多岁的徐光文,象八二届省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生刘家乐,也有年轻的,象还没结婚的江远明,刚结婚不久孩子还没有出生的吴雁南,有前年来的,去年来的,也有今年来的,有一些吴雁南一直以为是西湖在编的正规军,这时候也冒出来,暴露了游击队的可怜身份,是啊,仗虽是一样打,但你没有穿西湖中学的军服,西湖中学的队伍编制里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