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在上海看工地的父母资助,这会儿屁股后头还不知欠着多少债呢!现在,他早已又玩回来了,似乎也收心收性了。去年吴雁南认识梅思月的时候,他也和石河街上一个做生意的女子谈起了恋爱,现在也在谈婚论嫁了。吴雁南知道,这种婚姻是理智的农村教师最好的选择。至少会做生意的女人,总不会吃闲饭啊,中国有句话叫做“家有银钱千斗,不如日进分文”,这样的女人不娶你娶谁呀,看来陈浩波的生活之路是对的。
“雁南,你为什么不上精英中学兼课呢,也多一点收入啊,总比为千把块钱吊在西湖中学一棵树上强。”陈浩波果然变了,话说得特别务实。
“我也在想呢,但去年因为结婚,就把这事给耽搁了,今年一定得去,陈日的生活费我还给他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呢。”
“怎么,你准备资助陈日生活费?”陈浩波惊讶地问。
“在这儿上学,生活费也要不了多少钱,艰苦一点的学生,一个月二百元足够了。我下半年要是能多带一些课,就替他先出着。秋收以后,你是不是可以去他家一趟,动员他父亲出外打工,做苦力也要供孩子上学的,人穷人不能再懒了。”
“好的,别人帮他一时,总不能帮他一辈子。”
“一辈子?只怕三年都供不到底呢。”吴雁南想起了自己的身份,心里也没有底。
“会好起来的。”陈浩波说。
第二十章 初当重任
一
和陈浩波谈过话后,吴雁南终于还是对自己在西湖中学的工作不放心,就在一个晚上给申建文打了个电话:“申老师,不知今年上头对我们有什么安排?”
“安排?”申建文一时没领会吴雁南用得不太准确的字眼,等明白了就说,“原来是说让你们都回原单位,但我们几个学校一起去争取过了,都回去了,课也开不起来了,简直开玩笑!”
“我是不是开学还可以在西湖中学上班?”
“当然了。”
有这句话也就得了,吴雁南才不想去考虑那么多呢,快到八月了,既然还留在西湖中学,下半年就是高三了。他决定先趁还未开学的这段时间,先把下学期要做的工作,比如文学社刊,比如网站建设都在头脑里梳理一下思路。
当然,暑假里也有一些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情传来。教育局下了三个文件到各个学校,很快教育界的人士都知道了。第一是从这学期开始,还在城关中学借调的老师,一律不发工资。第二是关于几个在计划生育方面超生的教师的处罚,都开除了公职,包括石河中学的刘望东。看来,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