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了,是九百了!”“知道,我现在正想辙呢!”
阎理没有正眼看他,待这个中国人走后,他来到换钱柜台一侧的茶几前,坐在一个小沙发墩上,向服务小姐要了一杯加冰块的可乐,悠闲自在地喝上了。又走过来一个胖乎乎的中国人:“阎老板,再借我三百!”
阎理坐在那里没动,冷冰冰的脸不带半点的血色:“你这就欠我一千二了!”那人想了想,点了点头:“对,没错!”
阎理借钱给这么多的人,“利息”的计算方法暂没有和国际接轨,“贷款”的日期也不用笔记录,到时候张嘴就都能说得出来,还都是脱口而出、丝毫不差,这种记性不得不令人佩服。这种“交易”按常规最起码也得写个字据、凭证什么的,到时候“借贷两方”对不上账怎么办?其实,对于阎理而言,这种担心有点多余。“胖子”从阎理手中接过三百美元:“我还是给您打个借条吧!”“不用!”“到时候别错了!”
阎理的言语冷峭中藏着自信:“错不了,这点事还能错?如果有误,按你的算,还不行?”“还是写一个吧!”“你怎么这么啰里巴嗦的!我的脑子就是计算机。你看我天天都坐在这里,借钱的人多了,我错过吗?”“胖子”心想:此话不假,还真没听说过阎理跟谁对不上“账”。他见又有个中国人过来“办理业务”,就自讨没趣地走了。
“阎老板,这是一千五,你先拿着,还差二百咱就清了,对吧?”“可能不对吧?本月 13 日之前,你再给我三百,咱俩的账才能平。你别摇头,再想想,今天是 5 号了!”这人看了一下自己的小记录本,想了一会,拿出小计算器又按了几下:“对,是这个数,对不起,是我算错了!”
李振在进门的第二张“轮盘”赌台上“玩”得正起劲,手里拿了一大把“赌码”,面值五元、十元,也有五十、一百美元。他每次下的赌注少则几十,多则成百上千。几个中国?